深圳建筑业是随着特区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1980年8月,将深圳市划分为深圳经济特区和宝安县。1983年,两万多名基建工程兵先后从唐山、鞍山、上海、天津、沈阳、西安、安)质等地区调入特区,同年九月,成建制集体转业,改编成深圳市第一至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深圳市机电安装工程公司。1985年,铁道部、核工业部、中建总公司、中国华西企业公司、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纷纷南下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
到2001年底,在深圳注册的建筑、道路、桥梁、装饰及各类专业公司近900家,其中一级企业150家,二级企业225家,从业人员50余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0%左右。2001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46.17亿元,自有固定资产500亿元,施工面积9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利润总额18亿元,技术装备率51%,产值利润率5%.虽然,深圳建筑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1979年-2000年,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800亿元,建成高层、超高层建筑近1500座,特别是在国内首次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填补了国内的空白O自主承建了国贸大厦、发展中心、鸿昌广场、赛格广场等国内外知名建筑。但是,从各项经济指标分析,不难看出,深圳建筑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粗放经营,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技人不足,技术应用层次不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建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准入门槛太低、甚至是没有准入门槛。在"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诱惑下,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地的劳动大军纷纷南下进入深圳建筑业。近年来,深圳建筑业从业人员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据统计,2001年建筑业从业人员50余万人,全市每10人中就有1人从事建筑业。建筑业队伍庞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从队伍规模来看,1000人以上的企业54家,500-1000人的120家,100-500人的170家,100人以下的600家,分别占5%、11%、18%、64%。100人以下的较小规模企业超过半数以上,队伍结构不合理。再者,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中85%以上是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且大都是放下镰刀、锄头就直接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淡薄,无知胆大,冒险蛮干,生产技能更无从谈起。加之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企业舍不得在培训教育上的投入。
(二)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近年来,建筑队伍膨胀较快,良秀不齐,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矛盾突出。加之,工程承发包过程中的"权钱交易",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给个体承包商可乘之机,一段时间,国有一级大企业主动找个体承包商挂靠,以收取管理费维持生存。同时,恶性竞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压级压价、索要回扣、垫资接工程"被业内人士称作"架在建筑企业头上的三把刀",三角债问题非常突出。大部分施工企业资金十分紧张,再生产难以为继,据统计,全国建筑业拖欠工程款达6000亿元之多,比2001年全国建筑业增加值5296亿元还多出700亿元。深圳建筑业拖欠工程款也达100亿元之多。可以说,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尤其是工程款拖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筑企业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虽然深圳建筑业整体管理水平高于国内许多地区,尤其是建筑装饰业,整体优势较为突出。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现场管理粗放,材料浪费严重,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含量低等,造成建筑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大部分建筑企业对"科教兴业"认识不足,舍不得在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定势,技术进步缓慢,套用传统的施工方法,不但劳动生产率低,而且易诱发质量安全事故。从深圳建设系统2001年度信访统计看,工程质量问题投诉占各类技诉的65.7%。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管理粗放,管理水平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