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目前我国不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总体的技术水平不高;而且,是一个转型中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尚未完成。因此,有不少人担心,加入WTO之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将会承受不起外国先进产品的巨大竞争压力而被打垮。不知您有何看法?
林毅夫:从长期来看,加入WTO有利于技术、管理和资金的引进,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来交换我国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的进口,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肯定有利。从短期来看,由于全面正式履行对WTO的承诺之前,有一段三五年的缓冲期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在这一段时间里,诸多制造业部门不会马上受到太大的冲击;而为了抢滩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外国对华投资有可能在我国加入WTO后马上急剧增加。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包括制造业的增长,应该会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对制造业的真正挑战会是在中期,具体来讲是指三五年的缓冲期过后,直到长期的调整到位之前的一段时间。
而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到底对我国的制造业的压力有多大,必须视各个不同制造业产品是处于出口或进口状况而定。对于处于出口状况的产品,也就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并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真正会带来竞争压力的是目前处于进口地位的制造业。自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1980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181.2亿美元。到1999年,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额仅仅增长到199.4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下降到10.2%,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则增长为1749.9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增加到89.8%。制成品的出口额在1980年至1999年间年均增长16.9%。这个增长率比同期GDP和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分别高出7.2%和3.6%。80年代初,在国外市场上,很难看到中国的产品,现在,在国外的百货连锁店货架上的家电、纺织、服装、初级的电子和机械设备产品几乎完全被中国的产品所占领。对于这类制造业,既然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能够取胜,降低关税、开放市场自然对其不会有不利的影响。而且,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产业的成就是在我们没有加入WTO之前取得的,是在面临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比较高的关税水平的条件下取得的。加入WTO之后,发达国家以及其它和我们缔约的发展中国家,都将降低针对我们的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加入WTO之后,这些生产部门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当然,为了继续保持现有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利益,必须继续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拓展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更加自觉地以国际惯例来改进经营水平。
记:那么您认为,“入世”后,制造业中真正面临竞争压力的是哪些行业?
林毅夫:是目前处于净进口状态的制造业。比如高科技的通讯、电子、生物制品,资本密集的汽车精密仪器等。这类制造业通常资本、技术密集,是资金充裕的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加入WTO之后,对于从发达国家进口的这些高端技术产品的关税迅速下降,国内市场开放,直接的结果是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大幅下降。其效果可分为两方面来说,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下降,可以提高福利;对于以这些产品作为投入品的生产部门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也有利于这些生产部门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开放进口、降低关税进而国内价格之后,对于国内生产这类产品本身的制造业部门则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当初建立这些资本密集、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部门,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政府奉行赶超战略使然。这些部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具备自生能力。为了让其能够生存,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对这些部门给予了多种保护。首先是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使其免于国际市场竞争;其次,国内的产业组织政策又限制自由进入,保护其垄断的国内市场;再次,巨额的财政注资和银行软贷款,人为地降低了其资本成本。然而,尽管有这些保护措施,相应的制造业部门仍然没有走出幼稚的、没有效率的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是汽车制造业。这些劣势部门基本上分布于国有企业中。履行WTO协议之后,我们将不再能够运用上述手段继续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因而这些生产部门将会面临最为严峻的挑战。
记:我国高端技术和资本密集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确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劣势,但我想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民族制造业永远无法进入到高端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中。在面临WTO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下,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处于劣势的制造业进行调整?
林毅夫:首先,对于那些国内市场容量很大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可以采用以市场换资本的办法,吸引外国的资本,来降低资本的价格。外国资本在其母国的相对价格低廉,引入外国资本之后,不仅可以使这些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而且可以促使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和经营水平。我国彩色胶卷行业和美国柯达的合资,汽车行业和德国、美国、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厂的合资,即是典型的例子。加入WTO后,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将使外国合资企业,做更大的资本注入和技术转移,以提高我国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另外,像中国移动和中国石化到海外的直接上市,则是另外一种以市场换资本的可行办法。只要资本价格的不利因素解决了,这类产业也就不再有自生能力的问题,改进技术、改进管理,这些产业应该可以和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竞争。
其次,对于那些国内市场规模有限,或产品已不再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部门,除了极少量关系到国防安全,必须由政府以财政继续给予支持以维持生产外,其它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应该进行转产,由企业自己寻找,转入生产符合我国比较优势、而又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从上述的分析可见,加入WTO以后,对于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且,只要我们能够实事求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调整我国的制造业,并善于利用外国的资本来辅助我国国内资本的不足,那么,加入WTO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会是机遇远大于挑战。□本报记者王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