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播放《三只小猪》,带领学生随着音乐律动模仿小猪的动作,提问学生:我们在模仿哪种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我会顺势总结,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三只小猪》。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生动的过渡。
初步感知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完整播放乐曲,并提问学生:音乐里的小猪在做什么?小猪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我加以总结小猪们繁忙地盖房子,他们的心情是非常活泼、欢快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环节做了良好的准备。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首先我会先听范奏主题旋律然后范唱主旋律草房子接着带领学生齐唱草房子、木房子和砖房子,以此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其次,我会示范盖房子的动作,并提问学生: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边唱边盖房子吗?然后带着学生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慢慢解决难点;接着我会提问学生:这段盖房子的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呢?引导学生在听到盖房子旋律时加入“Yeah”的喊声与动作。在学生对乐曲表达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边唱歌边模仿小猪盖房子,第一组扮演猪大哥,第二组扮演猪二哥,第三组就是猪小弟,感受劳动的乐趣。然后我会再次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房子盖好了,小猪们很开心,你听他们又在干什么了?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由此引出小提琴并进行介绍。
最后,我会表演盖房子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观察劳动的动作,并思考:老师正在干什么?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我顺势总结:盖房子是有很多准备工作的,做好一件事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但是在我们完成劳动后一定会感受到开心和快乐。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随机播放音乐,学生听到音乐后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做出劳动动作。
这样做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全部内容,并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猪一样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快乐。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分享今天的收获。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延伸,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