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政策在主导精神和具体内容两个层次上都有着摇摆不定的“钟摆式”表现。在主导精神上,美国贸易政策一直在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两极间徘徊。一方面,自诩“自由贸易卫士”的布什上任以来,美国政府不仅向世贸组织提出,取消所有制成品贸易关税和各国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市场,还积极推动着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7月28日,美国两院对《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亮了绿灯。另一方面,美国保守势力不断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方式大兴贸易壁垒,与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大打贸易战,并阻碍着全球性贸易斡旋的进展。7月26日世贸组织就表示,在过去一个月中,由于美国在削减农业补贴方面拒绝做出让步,多哈回合谈判未取得任何突破。
在具体内容上,美国贸易政策也是在双重标准之间摇摆。一方面,美国毫无顾忌地对本国弱势产业给予贸易补贴。根据美国2001年提出的《伯德修正案》,美国政府将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款,按比例直接分配给提起和支持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的本国公司,而不是上缴财政部,这一做法实际构成了对外国公司的双重惩罚。另一方面,美国贪得无厌地对贸易伙伴施加反补贴壁垒。1897年美国就制定了《反补贴法》,对贸易伙伴的产业补贴政策横加贸易惩罚,而2005年7月27日,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试图将现行反补贴法的触角伸展到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
实际上,美国心甘情愿地接受“钟摆式”贸易政策可能带来的绝对利益受损,追根究底是为了谋求“相对利益最大化”。
这里的相对利益是相对于欧盟、中国等主要经济竞争对手而言。只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这些竞争者的经济打击足够大,那么美国对于本国绝对利益的些许受损将不以为意。这种“灭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霸权主义战略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巩固了其世界经济领头羊的重要地位。从这个视角审视,美国“钟摆式”贸易政策的主导精神就显现出了清晰、规律的国别差异——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拉美经济小国大展自由贸易,对欧盟、中国等经济大国大行保护主义,美国最大限度实现了“相对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自身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一方面,由于受到贸易伙伴的报复性贸易制裁,美国的进出口增长对经济复苏的助力大有消退。美国商务部7月29日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初步统计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以年率计算增长了3.4%,低于第一季度3.8%的增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低价舶来品对消费价格的中和作用,美国通货膨胀抬头。第二季度美国与国内总销售相关的物价指数上升到3.2%,高于第一季度的2.9%,而格林斯潘也在7月中旬表达了对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的担忧。
更令人忧虑的是,美国“钟摆式”贸易政策背后的经济霸权主义战略难以受到有效抑制。美国似乎从没有真正将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放在眼里。尽管《伯德修正案》在2002年9月16日被世贸组织裁决为非法,但时至今日也没有被美国废除。这种霸权主义做法激起了公愤,在欧盟5月1日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之后,日本也在8月1日对《伯德修正案》发出了最后通牒,声称如果美国不及时废除这一法规,日本将于9月1日起提高对美国球轴承、飞机部件和其他钢铁制品等15种商品15%的进口关税,累计约为57亿日元?5100万美元?,但美国对此并未做出任何表态。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行径大大损伤了国际经济组织的威信,给全球贸易的协调发展埋下了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