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的掌心”指的是社会、社会规律和正常的文化秩序的约束。一旦违反就将受到惩罚。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 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 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本质、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 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 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 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 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它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 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 他在它们中间。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参考答案】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它们”是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
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
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 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 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在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的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 则是另一回事。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
我们置身于这两个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做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
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即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 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