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为“泰山上的一只虎”。这种方法在教外语词汇时非常有用。
做笔记策略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复杂的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笔记。做笔记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还有助于概括新的知识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笔记有利于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以及有效地组织材料。
无论阅读还是听讲,学生要经常评估自己的理解状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些新信息意味着什么,与课文中的其他信息以及以前所学的信息有什么联系等。或许他还可以用例子来说明这种新知识。如果教师在阅读时教学生提一些“谁”“什么”“哪儿”和“如何”的问题,他们可能领会得更好。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方法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积极的加工,不是简单的记录和记忆信息,也不是从书中寻章摘句或稍加改动,而是要改变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对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则可以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使新信息合理化。要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应注意在对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而不是机械记忆式地学习,适时建立类比。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新材料学习之前,温习与新材料有关的已有的背景知识,以理解和记忆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