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是教师和幼儿交互作用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生活、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的关注和兴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考生在设计幼儿活动时,应首先了解和分析幼儿的发展情况,根据幼儿各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
“指南针”,目标的制订决定了活动的走向。因此考生在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中设计活动目标时,一定要具备目标意识,制订的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该与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和幼儿的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从认识、情感态度和能力三方面设计,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幼儿活动设计的重点是幼儿教师按照活动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考生在开展活动时,在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突出体现活动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展现活动重点。
幼儿活动设计的难点是比较复杂抽象且缺乏感性认识、幼儿在活动中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考生在设计活动难点时,要视具体活动内容和幼儿实际经验而定。
活动准备包括幼儿活动中的物质准备和情感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指活动环境和材料的准备,如幼儿操作材料、活动场地、环境布置等。情感心理准备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备的知识经验方面的准备,如知识经验、技能准备、情感准备等。
活动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师生共同在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它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和完善,幼儿园活动方法一般可分为直观类、语言类、实践类、角色扮演类等方法,活动形式具体包括集体、小组、个人三种。考生在设计活动方法时,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灵活运用各种活动方法和形式。
活动过程是活动设计的重点,应包括活动内容的详细安排、活动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活动过程的设计主要体现教师对活动目标的理解与落实、对活动内容的分析、对组织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以及问题的提问、细节的构思和设想等。
活动过程的基本环节主要是对活动的具体安排,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导入部分主要是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基本部分是活动的展开环节,是对活动的具体安排;结束部分是活动的总结或延伸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保证幼儿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
在设计活动基本部分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良好的活动过程,直接影响着活动设计的成败。因此,考生要着重复习设计的活动过程。
考生在编写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时,存在以下问题:
)对活动内容分析得不透彻,活动设计偏重认知取向,脱离幼儿生活,忽视幼儿兴趣。
)活动内容设计过多,重点判断错误或不突出,活动难点设置忽视幼儿认知发展水平,难以突破。
)活动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不能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活动方法,活动设计不能体现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活动设计中问题设置单一或跳跃性大,不具有启发性。
)不重视教学后记的价值和作用,失去了教学后记反思、指导和调整教学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考生在编写活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活动设计内容要全面、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晰,一个好的活动设计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线索,选择恰当的活动方法和活动形式。
)活动设计要有目标意识,围绕活动目标,为实现活动目标开展相关活动。
)活动设计要设计启发性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开启心智,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