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准确,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大小适当,能展现事物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富有美感,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和兴趣。
示范与范例的运用都对幼儿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慎重思考,用得恰到好处。
游戏练习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愉快、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美术技能,把视觉形象改变为视觉
——运动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游戏练习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的使用是灵活多样的,游戏性的命题、游戏化的练习方式、对美术成果的游戏性处理以及美术活动中游戏性材料的使用等,都可以把美术和游戏结合起来。如
“吹泡泡”“煮元宵”等游戏化的命题,能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装饰背心”游戏中,每个幼儿穿上纸做的背心,用水粉颜料在其他小朋友背上画。这种绘画方式的变化,使得幼儿学习的兴致提高。有时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谜语的趣味性,增加游戏的成分,巩固绘画的技能。如教师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幼儿把谜面简单迅速地画下来。如“星星点点朵儿小,黄色小花缀细条,不要嫌它不火红,春天一来它报到”(迎春花)。另外,喷洒画、泡泡画、滚画、印章画中牙刷、吸管、玻璃球、各种水果做成的印章,这些材料本身就给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参加美术活动的热情。
情感熏陶法指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感情色彩的情境,让幼儿在身心佳状态下,产生追求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想象和创造。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在其美术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这种内在的美术动机有赖于教师对幼儿情感因素的调动。首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教师自身应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以生动的、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调动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顾、体验。另外,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情感,信任幼儿的创作,不包办代替、指手画脚,建立起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关系。这样,幼儿就会对美术活动感到亲切、有趣,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分层指导法是指教师依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对幼儿进行分层次的指导。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包括幼儿绘画教育活动、幼儿手工教育活动和幼儿欣赏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每种类型教育活动的教案设计都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等几个步骤。
每个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直接的依据是年龄阶段目标,但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上次美术活动的情况,目标的内容要考虑幼儿认知、情感和技能三方面的整合,并符合一定的表述要求。
活动准备一般包括知识经验的准备和工具、材料的准备,有些是教师所做的准备,有些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做的准备。幼儿的准备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应在活动前提前通知,得到家长的协助和支持。如大班绘画
“暑假里的高兴事”,幼儿要有经历暑假生活的经验,好教师事先组织幼儿进行这个主题的谈话活动,这些都是经验的准备。活动准备中,有些常用的工具应做到人手一套,如剪刀、彩色水笔等;有些要根据活动的需要临时准备,如印章画中所用的萝卜印章、纸团印章等。在手工教育活动中,废旧挂历纸、各种纸盒、易拉罐等废旧材料的运用,需要平时加以收集和积累。总之,活动的准备也是活动得以顺利而有效进行的保证。在活动设计中,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写清楚。
活动延伸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是指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目标,在活动后的游戏或美工区(角)中,适当安排一些相关的内容来巩固幼儿初学的新技能。在活动延伸的设计方面,以绘画教育的活动延伸为例,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专门的交流时间,让幼儿把自己画的画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或家长听;还可提供手工制作材料,在美术区(角)里让幼儿通过动手制作来反映对绘画主题的感受;可在游戏中提供练习、巩固技能的机会等。除此之外,活动延伸还可把绘画活动与幼儿园的其他各科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