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微纪录片《中国想象力》成了全国新高考II卷的作文题材料。在此小文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几位先锋人物的故事,也向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宝藏纪录片,带你感受中华文化奔涌向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徐颖,“北斗女神”,一个温柔的“偏执狂”。她既可以在办公室“死磕”行业最前沿的艰深课题,也可以在公众讲坛上用接地气的语言描述科研成就。
做科普的徐颖,并不只是简单希望大家获得专业知识,而是想让科学精神来激励人们,对世界保有好奇心、想象力,保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本能。她还有个想法蛮酷,“其实我对这个时代,真的是充满了向往。当太空旅行、太空基地都变成常态时,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老死的时候,能够死在太空当中,而不是死在地球上。”
为了让京剧被更多人看到,20岁之前几乎拿遍京剧大奖的王珮瑜,决心“离经叛道”,频频露面于综艺娱乐节目。“戏曲名角也要走偶像路线?”“这是在消费京剧!”她一人站定,扛着质疑与批评,还担着一个民族的“戏曲文化危机”,“我遇到过好几位老师,他们说要是没有你呢,我就把玩意儿(指曲艺、杂技)带到棺材里了,可是你来了,你叩开我家门,可能这辈子就跟你有关系了。”她说,王珮瑜早已不属于自己了。“我想梅兰芳先生活到今天,他也会拥抱互联网,拥抱这个时代。”王珮瑜修的“道”,不是离经叛道的“道”,而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道”。
马岩松,中国当代建筑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他指出,中国城市化受到西方模式影响之后,你可能很难从建筑面貌上区分中国某个城市和纽约。这样的建筑,缺乏跟人的情感对话的能力。“我们不属于西方的体系,你永远不可能试图做一个好学生,还被人认可。”他主导的是,从中国传统城市中,找寻为理想为精神而建城市的出发点,建筑不单是“居住的机器”,还应给人以根植于“真传统”的美的感受,还能追求山水田园,诗情画意。令他喜见的是,“以前我们经常听说外国设计师来中国设计了某个地标建筑,现在有点儿反过来了,我们要看今天的文化和思想,能对世界有什么影响。”马岩松在一段采访里说过,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做“新青年”,具有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批判力,“敏感,是为了发现问题;批判,是为了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东西。而所有的理想,只有行动起来变成现实的时候才有意义”。
尹超,以拍摄“民族大片”见长,他想让世界看见关乎于民族、文化、生命的中国时尚。不过刚出道学习时,尹超模仿的还是欧美时装杂志的拍摄方式,但是走到一定阶段之后,他发现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创作瓶颈,“技术可以模仿,内心的故事是模仿不了的”。他追问:那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好的故事是什么?京剧、茶艺、禅、古琴……他开始不断将中国本土元素融入到摄影作品中,并且得到了那个安身立命的答案: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好的故事就是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这些才是永不过时的,来自过去,也通向未来。真的,就是我们有勇气做自己的时候。这是一个心向往之、步履不息的旅程,他一路走,一路拍,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尚有太多太多美的东西没有被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