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乐文化区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二、代表乐种与音乐体裁
3、华北小调
b、音乐特点
曲目丰富、种类繁多,既有刚健明快的大腔大调、又有柔和纯朴的细声细气。
调式以徵调式居多,商、羽、宫调式次之。音阶以六、七声音阶为主。
4、冀中笙管乐
b、音乐构成
乐曲结构
第一,单一曲牌的变奏,往往是将乐曲速度
由慢到快变奏两次。
乐器组合
一是以管子、海笛(小唢呐)为主,辅以丝弦,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铙、小钹、云锣等。
京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山东琴书、冀中笙管乐、山东鼓吹、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华北小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原音乐文化区地处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 1/5。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原音乐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居住的民族以汉族为主。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京剧是全国性戏曲剧种,流行于各省市自治区。京剧在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因其形成于北京,故名。京剧因主要运用西皮腔、二黄腔,故又被称作“皮黄戏”。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字韵,即字的声韵、字调。通常我们所说“依字行腔”,就是指曲调一般要根据所唱字的字韵之高低曲直来进行。京剧所依据的字韵不止一种。今天看来,在京剧中至少有湖广音(武汉话)、京音、徽音三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梅兰芳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京韵大鼓亦称京音大鼓,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一种鼓词类曲种。京韵大鼓是清末在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至今已有100 多年历史。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曲种、唱词基本句式、唱腔、主要板式、慢板唱腔中的六种腔调、主要特点、代表性唱段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丑末寅初》(刘宝全的著名唱段)、《剑阁闻铃》(骆玉笙的代表唱段)《林冲发配》(骆玉笙的早期作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该区民歌种类丰富多样,小调在该区流传最广,数量较多。以汉族北方小调中的时调而论,华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堪称我国北方小调的代表。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沂蒙山小调》、《编花篮》《王大娘补缸》、《懒婆娘骂妈》、《放风筝》《茉莉花》、《小放牛》《绣荷包》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冀中笙管乐是流行于河北中部地区定县、徐水、安国、安平 等地的民间器乐乐种。俗称“吹歌会”“音乐会”,因其以吹管乐器为主,并擅长吹奏当地民歌、戏曲的腔调,以前曾称“河北吹歌”。冀中笙管乐的曲调多来自于当地民间音乐等,有200 多年历史。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摘棉花》、《花鼓曲》《锯缸》、《青天歌》、《豆叶黄》《金字经》《朝天子》、《小放驴》、《小二番》思维导图模板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