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民主议事机制,着力建设民主管理氛围。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各项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对重要问题、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党员大会讨论,让党员和群众充分参与决策,使各项决策符合民意,代表民心,保证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又严格做到依法办事、按规定办事。
2.建立“终身教育”学习机制,着力建设学习型群体。党支部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制度,不断满足党员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大力营造书香校园,制定实施计划,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创新型人才,树新时期教职工形象”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教师群体。通过经常性学习、集中教育与定期培训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基础。有计划组织党员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写好心得体会;两周一次政治学习;开展“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读书活动,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专著,完成读书心得。
3.建立组织建设基础机制,着力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党支部积极贯彻xx大提出的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要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一抓党建共建。党支部积极探索在新的领域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新途径,与社区党支部建立共建协议,开展“三结对三服务”、“廉洁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二抓党员发展。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党的知识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党课教育,在普及党的知识教育同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严格执行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影响力。
4.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密切与群众联系。党支部强化为民服务、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实行教代会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教代会,对中层干部的竞聘上岗、校长的述职、学校内部改革奖惩方案、重大基建维修项目等进行公开和征求意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本着“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及时全面、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立了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利用教代会、校务会、行政例会、校务公开公告栏等进行如实公开,推进了学校的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激发了教职员工主人翁责任感。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尽心竭力把涉及职工利益的事情办好,使职工及时感受发展的成果,享受发展带来的实惠。注重师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在教师中举办了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与“学习身边优秀教师、宣传身边优秀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用校内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每位教师。通过校园网站、各级教育信息网、校园橱窗和一些报刊广泛宣传我校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来展示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风尚。同时从治理教师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向家长索要钱物等不良教师行为入手,要求每位教师做了自查和承诺签字,杜绝了教师不良行为的发生,将廉政文化的思想融入良好师德师风的创建活动中,形成“廉洁从教”的良好校园氛围。
5、建立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开展“逢一”活动和党员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逢一”活动日、党员志愿者服务、走访慰问、吸收入党积极分子与老干部党员列席“三会一课”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思想交流、生活帮扶或参加公益事业,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双向互助”活动情况进行督导,并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相关记录,作为党员纳新的重要依据之一。
6、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职能和党员先锋作用。党支部十分注重在教育第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利用好三个平台,充分发挥岗位先锋榜样。一是教学示范的平台。通过党员承诺、结对帮扶等形式,在教学业务上服务教师。积极与兄弟学校开展结对服务活动,党员带头上示范课、作讲座、在教学现场展示等。二是组室创优平台。党员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作用,带领自己学科组室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各自学科专业范围进行研究活动,一批批青年老师在比赛中凸颖而出。三、搭建“培养”优秀平台。在全校实施了“把党员培养成教学能手、把教学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学能手培养成学校干部”的党员“培养”工程。通过“培养”这个桥梁和纽带,把“党员”、“教学能手”和“学校干部”这三支政治上和教学上的先进群体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教师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学校党组织自身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