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工作中,当事人对抗执行有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普法深度、广度不够。近几年来,我国的普法形式仍然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基础常识上,普及的对象往往都是在校学生。有些人对新闻媒介的传播及道听途说的案件断章取义、片面理解,认为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就不犯法。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院的职能不了解,只知道是讲理的地方,而对法律赋予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不甚了解,从而导致一些案件当事人在被执行中不主动配合,对抗法院的执行。二是制度不够完善,处罚力度较轻。多少年来,法院民事案件执行的法律依据,主要还是《民事诉讼法》中的执行条款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司法解释。而执行结果最能体现法律的效果,却没有一部专门的执行法规。尽管《民事诉讼法》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修改,但执行条款变化仍然不大,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威慑效果,体现不了法律的威严。
执行人员首先要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工作中为避免当事人对抗执行,应采取以下对策:
了解案情。执行员首先要通过卷宗材料了解案情及相关信息。看申请执行手续是否合法完备,申请执行内容与相关执行依据内容是否一致,以及执行依据在诉讼中有无采取过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执行员还要调查有无申请执行人联系方法,通过申请执行人了解被执行人有无执行依据以外的相关信息。通过上述信息,在实践中能提高执行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忙碌。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实践中无论被执行人有无履行能力,法院执行人员都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宣传。明确告知被执行人,如不自觉履行就是违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刑法》等有关条款。用实际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宣传自觉履行与强制执行的利害、得失,抗拒执行的后果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制定执行措施。根据案情准备相应材料,作出相关对策。首先,对一些案件当事人有条件履行而对抗执行,应加大执行力度。依法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对执行工作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次,对一些履行能力相对差的执行案件,当事人在心理上往往会争取法院同情。这类案件执行中通常应采取正面接触,从舆论及声誉方面加大攻势,从精神及思想上施加压力,必要时应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实践中这类案件有可能通过一些案外人协助履行或者当事人双方协商将案件履行完毕。再次,被执行人是法人单位的案件执行中,被执行人往往是拉关系托人情,执行人员应明确告知被执行人,任何干预法院执行的行为都是违纪违法行为。执行中要充分调动申请执行人的积极性,要求其及时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线索。
驾驭执行主动权。执行中,坚持依法执行,不受当事人的意图所左右,不受外界干扰。执行谈话中,要围绕案情,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要让当事人明白你的执行意图。只要被执行人一天不自觉履行,就使其处于被执行地位,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