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审判委员会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其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不开庭审理案件,但有权对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讨论并作出决定。审委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且不说审判委员会的设立与职能是否合法、合适或多此一举,现实是审判委员会所进行的讨论案件的活动具有正式的审判活动的性质。因此在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有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三种。
我国《民诉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根据这一规定,回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审判人员自行回避,即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之一,而主动提出回避。另一种是当事人申请回避,即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之一,而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他们退出该案的审判。申请回避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当事人这项诉讼权利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如何使审判人员的回避真正落到实处。
根据审判委员会的职能和审委会委员们的工作性质,审委会委员也属于审判人员,也理所当然地同属于回避的主体,回避制度同样适用于他们。但长期以来,由于《民诉法》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审委会委员回避,如何申请审委会委员回避,也没有规定告知当事人本院审委会委员姓名,当事人一般都不知道某法院哪些人是审判委员会委员,某案件是否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而且审委会委员也不可能每个人都亲自参加庭审,与当事人直接接触,《民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而现实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却又都在庭外和法庭辩论结束后秘密进行,直至判决、裁定宣判前。因此,除非该应当回避的审判委员会委员自行回避或者亲自参加合议庭,否则,回避制度几乎不能适用于这些审判委员会委员。因为《民诉法》也未规定当事人如何申请审判委员会委员回避等程序性问题,因此,当审判委员会委员中有人具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而不自行回避时,就无法将回避制度适用于他们。这样,他们仍能参加某案件的讨论,这就使该案可能因该委员参加讨论而影响公正处理,我认为我国《民诉法》应解决如何将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委员会委员的问题,即从程序上规定,当事人如何申请具有法定的应当回避情形而不自行回避的审判委员会委员回避,使“审判人员”的回避真正落到实处。 二、解决问题、完善回避制度的考虑
(一)最先考虑到的理想的方法,是撤消审判委员会。因为它的设置严重影响了案件一审、二审程序的判决、裁定的作出,审委会在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总结审判经验的确起到重大作用,但它不是审理,也最终不能超越法庭审理,但事实它却起到了审理的作用,每遇重大、疑难案件就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降低了合议庭、独任庭的审判独立性和权威性,庭审法官的审判意志受到审委会的意志的影响,他们要听从且必须执行审委会的讨论结果,案件的评议不再是独立且秘密的,最终判决书、裁定书体现的是审委会意志的判决、裁定,也不利于庭审法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但鉴于目前情况,这种考虑只能是理想的,暂时还不会实现。但由解决回避制度的缺陷,它是最有效的,连同法院审判工作的其他相应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二)修改现行的《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把该条款规定的“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修改为,“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对重大、疑难、复杂,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将本院审判委员会组成人员一并告知当事人”。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和本院审判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作此修改,第一,解决了当事人的知情权的问题。诉讼中,当事人有权知道除了合议庭以外还有哪些人是这起纷争的裁判者;第二,使审委会的审判活动,也受到监督。当事人得知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委会某委员也将参与本案的讨论时,可依法申请其回避,还当事人予平等地参与诉讼的权利。第三,完善了回避制度。回避权长期以来,法律规定不明确,操作性不强,此处出现法律真空,回避制度对审委会委员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对审判委员会监督更到位,更符合公开和公正的原则。
(二)修改现行《民诉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将“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除外”的规定,修改为:“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判决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规定当事人在判决前可以申请回避,就使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得知审判委员会委员中,有具备法定应当回避情形的人员,仍可行使申请回避权,避免回避制度不能适用于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情况出现,使具有法定回避情形的审判人员都受回避制度的约束。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应当是全程性的,审判活动还在继续,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就不应停止。否则当事人在法庭辩论之后得知审判人员具有应当回避情形却无申请回避的权利,诉讼权利受到限制,其合法权益是否还能获得保护,让人产生疑虑。审判委员会的审判活动是在无当事人参与的状态下进行的,如果让作为裁判者的审委会委员在与案件或当事人一方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情况下参与对该案的讨论,它的决定公正性会受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