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的讲,尽管像这样的甲方并不在少数,但我要说的是,这依旧不能否认品牌方要求“字体大、Logo也要大“背后的合理性。
在这份海报里,网易严选延续了甲方一贯的操作风格,即——“字体要大、要加粗、logo也要大”。更夸张的是,设计师连PS软件都懒得使用,整个场景非常的简单、简约。
一方面,放大的“还是劝你别看广告了”字体格外的醒目,立马就能够吸引路人的围观和拍照;另一方面,路人在看到文案之后,自然反应是寻找这是哪个品牌。于是,黄色字体的“网易严选”便瞬间闯入视线。
实际上,网易严选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营销活动,恰恰暴露了品牌的目的,那就是想方设法强化产品的辨识度!
而强化这种辨识度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字体”和“Logo”。当然,也包括品牌名!
为的就是让消费者即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够立马认出来!
坦诚的讲,如果单纯就颜色本身来说,是没有好跟坏之分的,就像可口可乐跟百事可乐那样。但是,颜色的搭配是由讲究的。
比如,白色字体和红色的塑料瓶身,能够让品牌名更加醒目;比如,倾斜、加粗的操作,能够进一步放大品牌的可辨识度。
二、产品特征的高度概括,品牌最有效的背书
前面提到,“字体大、logo要大”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产品的辨识度。不过,在这种辨识度的背后,企业的目的最终还是寄希望于打造品牌知名度,或者说让品牌为产品背书。
企业辛辛苦苦卖出去那么多货,如果不能让产品充当流动广告牌的话,岂不是事倍功半;再者,既然自己的品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那么为何不将这种“知名度”秀出来呢,以满足更多人追求品牌的心理。
如果单纯从设计的角度,LV特地将“LV”的logo尽可能的放大,明显不能达到视觉上最美的“最美”。但是,如果你要问一个消费者,将大写的“LV”logo去掉,她愿意吗?
因为在消费者的眼里,“LV”这个标志就是最美的符号。如果没有这个标志,其他的路人又怎么知道她背的是“LV”呢?
另外,“字体大、Logo也要大”,还有另外一层目的,那就是降低品牌的营销成本!
如今提到农夫山泉,消费者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农夫山泉有点甜”和“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样的广告语。
意味着品牌本身就是产品说明书,就是一个流动的广告品牌,就是一个能够与消费者建立起练习的社交符号。简单的说,品牌就是产品特征和内涵的高度概括。
三、一切都是为了销售,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坦诚的讲,营销范畴里的设计,与我们说的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完全是两个概念。即便与大学课堂里的营销课程,可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果单纯从设计的角度说,这样的包装设计毫无疑问糟糕透了,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尤其是纸盒包装,更是给人一种牛皮癣既视感。
甚至于说,正是靠着这种“牛皮癣”,才让产品在超市或者便利店,老远就能够被消费者看到。
事实上,由于市场竞争的关系,“大字体、logo要大”在牛奶乳制品领域属于最常规的操作。不妨试想,当消费者站在琳琅满目的产品前面,即便他想的是购买蒙牛或者伊利,但是极可能因为找不到而选择其他产品。因此,“大字体、加粗”能够帮助消费者迅速的找到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