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把项目的目标写在开头,针对什么人群、做什么事情、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数据效果。这样做一方面是提醒自己时刻关注目标,另一方面也能让参与人和观察人在第一时间抓住重点。
同理,在写设计的需求文档时,我会先写明我需要的海报是用于什么场景、什么作用、哪些人使用,这样便于设计师和我的需求保持同步,增大一次性成功的几率。
这里面其实也有我们之前讲的“乔哈里视窗理论”的影子,扩大你知我知的范围,增加双方共同了解的信息量,这会有利于信任的积累和事件的推进。
把需求想法,全部落于纸面,让设计师知道更多的关键信息,如设计目的、想要的效果、设计文案、设计参考等等。这样久而久之,设计师会更清楚需求和风格,一次成稿。
而且这个和设计同事的合作方式,还能再进一步推演,用于其它部门同事的合作上,举一反三。
在目标之后,便是通过人群分析who – 怎么做how – 结果result来做推进。
首先是人群的分析,我认为这是整个写作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只有认真了解了受众人群,我们才有可能创作出对应人群需要的内容,最终带来数据的提升。
忽略受众人群的分析和观察,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标题怎么取、排版怎么好看、活动怎么做上面,其实是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