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5日,两位年轻的计算机编程学生受到菲律宾全国调查局官员的调查,据说他们通过在马尼拉公寓的电话将一种名为“爱虫”的计算机病毒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病毒不仅感染了菲律宾的计算机,而且感染了亚洲、欧洲和美国的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仅仅是通过网络作案的一起。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利用因特网犯罪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甚至包括“雅虎”、“亚马孙”在内的一些著名网站也频频遭到黑客的大规模袭击。这些,引起了全世界对网络安全的密切关注。因特网犯罪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因特网犯罪,指犯罪分子利用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成果或工具,或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在因特网上实施的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安全及生存发展秩序的行为。与会代表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鲍绍坤在发言中认为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利用因特网实施的犯罪。包括网上诈骗,网上色情服务及发布色情、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毁损商誉、侮辱诽谤,网上窃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讹诈、盗窃,网上传授犯罪方法等。
针对因特网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用作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等。鲍绍坤认为,网上犯罪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特点:较高的智能性。大多数网上犯罪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犯罪时往往能成功地避开计算机安全系统的保护和稽查,解读或骗取他人计算机的口令密码。他们大多数未曾受过
犯罪主体多元化。以往实施网络破坏活动,需要相当程度的电脑编程、应用能力,而今打通或穿透整个网络系统的工具均能在国际互联网上轻易获得,侵入并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系统几乎成了一般网民均能办到的事。有关资料表明,到1999年底,因特网上已有3万多个“黑客”网站,全球有近1700万人具备“黑客”电脑技术。网上犯罪主体不再局限于某些专业技术人员。
犯罪手段多样化。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既为防范和打击网上犯罪创造了条件,也给犯罪分子运用新的作案手段进行网上犯罪提供了机会。犯罪分子为实现其犯罪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新的高科技成果,不断变换犯罪手法,以免其犯罪行为被查获。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技术越发展,网上犯罪手段可能越先进、越快捷、越隐蔽。可以预见,网上犯罪手段将日趋多样,新的犯罪招数会不断出现。
犯罪种类扩大化。现有已发现的网上犯罪形式、种类仅是整个网上犯罪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犯罪黑数”及犯罪种类不为人知。随着网络日益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活动与网络联系更加紧密。网上犯罪种类将进一步扩大,除了网上不能直接实施必须与被害人或被破坏物面对面的接触才能完成犯罪外,其他各种犯罪形式、种类都可能在网上出现。斩断伸向网络的黑手
会议期间,专家们就网络犯罪的防犯纷纷阐述自己的看法。专家们认为:网上犯罪行为的发生,首先是上网用户公共道德观念差和法律意识薄弱引起的。他们呼吁加强对公众,尤其是具有犯罪意识的网民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和对网上用户进行因特网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网上犯罪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另外,针对因特网国际化、社会化、开放化、个人化的特点,提出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如设立防火墙、实行身份认证制度等,以防止计算机网络系统非授权访问或越权访问现象的发生,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完整。
菲律宾检察官沙瓦利纳·H·伽纳在发言中指出,在给制作传播“爱虫”病毒的两名嫌疑人定罪时,菲国家调查局曾因没有确切的法律根据来量刑,最后只得将他们释放了。在经历了“爱虫”病毒案之后,菲律宾政府认识到,为了防范白领犯罪和计算机犯罪,必须制定新的法律。在拉蒙纳被释放几天之后,菲律宾议会于2000年7月颁布了“电子启动法令”。为了完全防范未来的电脑病毒,在电子启动法案颁布还不到3个月的今天,众议院正在列举该法案没有涵盖的多种计算机犯罪。菲议会呼吁处罚故意擅自闯入菲律宾政府计算机系统、私人财务和银行机构的行为。
香港警署官员卢奕基在大会上发了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加强防范和打击网上犯罪的国际合作。在惩治网上犯罪方面,各国都可能遇到一些相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单靠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难以解决,有必要加强国际间的互助协作,共同研讨如何对现实体法和程序法进行修改、补充,统一约定网上犯罪的犯罪构成以及有关证据效力问题。同时,制定有关国际法公约、司法协助协定,加强国与国之间司法机关的联系,共同防和打击跨国界网上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