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行,但在我国进入大众舆论视野是最近的事情。此前,中央曾提出要用负面清单的方法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这一表述更是让“负面清单”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
所谓“负面清单”,就是把企业“不能做什么”,即禁止或限制的项目列出来。政府对企业进行行政审批和事后管理时,只需要按照清单审核企业是否进入禁止或限制的领域或产业。这和从前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让经济发展从“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过去,我们实行的是正面清单管理,即划定企业可以经营的范畴。不仅如此,政府还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制定各类“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拉一些项目,甚至不惜在税收和土地政策上给企业大量优惠。这种管理方式看上去给企业一些优惠,但实际思路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容易被捆住手脚。相反,如果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那么企业的活动空间和自主配置资源的范围将大大增强。对于企业来说,只需要知道政府规定禁止或限制进入的领域。
当然,正面清单管理方式尤其是招商引资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不能轻易抹杀。市场经济的建立有一个过程,尤其在改革初期,民族工业尚未起步时,通过吸引资本打开局面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地区,政府仍然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但在普遍意义上,我国经济需要逐步过渡到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时代。以产能过剩问题为例,上世纪末期以来,就一直困扰我国经济。主要原因就是各地方政府同质化项目过多,尤其是能够快速出GDP的重化工业,各地政府竞相追逐,导致某些经济领域投资过度,继而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并不是产业竞争力提高的表现,相反,产能过剩的领域多数大而不强。对当下我国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是完成产业升级,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能够释放企业活力,束缚政府不当干预之手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就是管理方式的重要革新。
因此,佛山南海开出的广东第一份负面清单具有破冰意义。南海首批“负面清单”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四大领域,包括355项禁止或限制项目。这意味着在南海,只要在清单禁止和限制的项目之外,企业没有任何经营的限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政府不作为,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南海在这方面也作了探索,专门制定了“监管清单”,如果经营者做得不好,有可能被打入“黑名单”。这一清单有利于改变政府“重审轻管”的做法,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此外,南海还把审批过程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几份“清单”全部录入“三网融合”系统,进一步将政府行政审批的权力透明化。总之,这一系列措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更加清晰。
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重大创新。虽然在国外早有成熟模式,中国(上海)自贸区也正在摸索,但在国内地方政府层面,佛山南海是第一个尝试者,这也将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佛山应当在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这一新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树立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