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革成为促进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在这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一表述非常新颖,突出强调了“不会带来后遗症”。中央之所以要不断强调不能将发展简化为GDP,就是要扭转以往我们经济大而不强、粗放不可持续的局面。要完成这样的目标,路径无他,就是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新增的生产总值可能是不健康的增长。处在经济转型前沿的广东对此深有体会。日前,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要大力调结构、促转型,要着力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集中力量抓好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项目,推动广东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道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所谓要素即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经济发展中这些要素不可或缺,但只靠要素驱动的经济往往都是传统型、粗放型的经济,譬如人们最熟悉的传统加工贸易出口,就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在国际产业链中获得竞争优势的经济类型。所谓创新驱动,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理念的创新,这在国外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近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传统发展方式只能获得非常薄的利润,并且优势很容易被具有更廉价要素的市场抢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土地、环境资源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无论是内在要求还是外部竞争,都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推动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应该说,广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很早就有了认识,并且已经在调结构、促转型的道路上有所收获。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初显端倪时,广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落后生产力是“危”,对先进生产力是“机”;对传统发展模式是“危”,对科学发展模式是“机”。近五年来,广东借助国际金融危机的市场淘汰机制,通过“双转移”和“腾笼换鸟”等一系列举措,科学谋划经济工作,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传统产业或就地升级或异地转移,一批高新技术型、资本密集型企业被引入。此外,广东的政绩评价体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考察一个官员的政绩不再简单看GDP数据,而是要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建设来考察。经济转型带来的好处广东人民有了切身体会,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当然,相比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目前取得的成绩实在微不足道。广东虽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沿,但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同样突出,自主创新不过是万里长征刚起步,资源环境承载力仍然较弱,产业调整还面临着重重困难,部分领导干部对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以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是明年或未来相当长时期政府工作的重心,领导干部围绕这一重心才能取得工作成绩,如果逆此而行,继续在传统发展方式上走下去甚至阻碍转方式的体制机制改革,就会被新的政绩观所抛弃。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接下来的一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始。我们必须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改革创新为主要方法,破除理念藩篱,顺应形势变化,全身心投入到转型升级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