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捡到6斤多重的黄金会怎么办?很多人在回答前都可能会犹豫。面对价值81万元的黄金,拾荒夫妇刘玉华和周井侠选择了归还失主,而这相当于他们40年的收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疑属于“大同”社会的理想。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几千年来道德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拾金不昧”或“完璧归赵”虽然是降格以求的道德,却是屡见不鲜。这些事例的出现一次次提醒我们社会上善良人不少,在巨额金钱面前可以成功克制自己的贪念。然而,我们也时常会看到,失主与拾得人对簿公堂,把一桩好事变成了一场官司,让人不免兴起人心不古之叹。天底下最能愉快胜任的一件事,莫过于以不在场的优势,评判当事人的道德表现,仿佛仅仅因为不在场,就占领了道德高地。但只要不关乎自身利害,大话谁不会说?拾金不昧者,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或者害怕,或者无私,或者善良,或者畏罪,能如数归还自己拾获的东西便总是值得鼓励的。
面对从天而降的巨额财产,任何人恐怕都有犹豫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但随之会怎么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秩序。事实上,拾金不昧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法律的强制要求。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像这对拾荒夫妇这种情况,可以马上联系警方或者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如果真的因为私心拒交这些黄金,失主可以进行起诉讨要,当法院判决将黄金归还给失主,如果仍拒交的话,那么根据《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交还失物,是一种法律责任,也即是说,如果拾荒夫妇不交出失物,面对的很可能是法律的惩处。
但现实中,拾金不昧往往更多被视为一种道德品行,而不是法律义务。在现实社会里反复遭受着“拷问”:捡到东西,物归原主,应不应去讨要补偿?如果都去拾金讨赏,会不会导致整个社会精神世界的失落?与其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争论不休,倒不如在健全失物招领立法机制方面多想些实在的办法。一方面,强化拾金不昧的法律责任,建立公民应有的责任感。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去碰,即便捡到了东西也要拾金不昧,主动交到公安部门,否则,视为无端占有,也是违规、违法。另一方面,弘扬拾金不昧的行为,社会还要为此建立起一种负责的机制。有了健全规范的招领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领信息,为失主寻物提供方便,从而保护失主失物的所有权,也可以对拾金不昧者的付出作相应的补偿,从而保护拾金不昧者的善心。
美国一名大学教授做过实验,他在日本和美国各丢下一个手机和一个装有现金的钱包。日本归还失主的速度超过了美国,但这位教授说,从本质上来说,日本人并不是更加“诚实”,而是他们的规则和奖惩体系清晰严谨。拾金不昧的道德观在发展,相应的社会机制也要与时俱进。唯其如此,关于拾金不昧的道德纠纷才会越来越少,也可以看到更多拾金不昧的事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