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公布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人们发现今年只字未提“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这是8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没有提到以上等字眼。报告中明确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这说明,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已经相当明朗。
政府是在逃避房地产节节攀高的现实吗?显然不是。在过去数年中,我国大中城市房价大幅上涨造成的影响早就超出了经济领域。房价像一头不驯服的老虎,想管住它却难以奏效,反而造成了一种普遍的焦虑情绪。为什么调控这么难?原因在于房价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与整个经济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经济现象,仅仅寄望于力度有限的行政手段显然远远不够。在过去十数年里,致力于调控的行政手段大多着力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这样的调控不仅可能没有效果,甚至可能起反作用。原因在于需求虽然被限制,但正因为被限制恰恰制造了看涨预期,当需求一点点释放,其看涨预期的时间反而变长。
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要想用好这只手,不能猛冲蛮干,而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如供求规律,价格规律。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真正解决问题要从供求两方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比如增加土地供给,改变土地供给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加快房产税立法,尽快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一句话,应当让房地产市场从上游到下游尽快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才可能逐步降低房价。房地产调控新提法正体现了本届政府希望把房价问题交给市场解决的理念。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房地产市场同样有周期,在上行周期,房价上涨,很多投资上马,到下行周期,房价就下跌,很多人就会抛售房产。无论是对于房地产企业还是对于其他任何领域的企业,经济周期实际上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正因为有周期,才会有竞争,有淘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做的并不是干涉周期本身,而是通过间接的政策影响周期。在过去的房地产调控中,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越调控房价越涨的怪圈,很大原因就是试图干涉经济周期。去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已经出现松动,在杭州、广州等地出现一些降价楼盘。这正是房地产周期的正常体现。
除了大规模建设保障房以及加快共有产权住房供应等直接政策外,以全面改革影响房地产市场也是很重要的思路。房地产市场不是孤立的,数据表明,近年我国的房价与M2(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的重要指标)呈同比增长。房价成了一种货币现象,而货币的发放与整个经济的理念转变很有关系。过去一年我们已经看到,除了一些定向宽松政策之外,中央政府没有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甚至去年银行间拆借市场发生钱荒,央行也没有大幅放水,政府开始适度容忍GDP增长减速。李克强总理多次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既无必要也无条件不惜一切代价地保增长。这种理念下,我国货币政策表现稳健,这对房价的遏制非常有利。
房地产调控新提法并不表示本届政府没有让房价下降的意识,恰恰是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要用真正市场的手段,让房价回归正常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