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是中国普通劳动者的缩影。在李克强看来,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本钱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也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活不出生命的长度,那就活出它的宽度与厚度。”4月28日,带病来到北京的吴吉林,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他的劳动人生。他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是中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从2007年到现在,身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高级技师的吴吉林,先后研发出48项技术创新成果,包括5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造经济效益1.9亿多元。
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的成果,都是在带病的情况下完成的——7年前,他被确诊患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医生说只有3个月到半年的生命期限。
光荣属于劳动者。今年的“五一劳动奖章”,特别把目光对准了像吴吉林这样的一线劳动者。1218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一线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64.37%。这是近年来这一比例最高的一次。普通医生、公交车司机、地质勘探队员、护路工人……获奖者的职业形形色色,共同的名字叫作一线劳动者。
今年“五一劳动奖章”的人群分布也非常广泛。记者看到,在千余名奖章获得者中,农民工有122人,占推荐人选总数的10.02%;非公有制企业职工419人,占推荐人选总数的34.4%。除此之外,占比较大的还有技术型、创新型职工和团队。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140年前,雄壮的《国际歌》中,劳动人民如此歌唱自己的事业。而回顾新中国成立65年历程,在每个历史阶段奋然前行的中国背后,也凝聚着无数劳动者辛勤的身影。
“我当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你当掏粪工人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1959年,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接见全国劳模时传祥时说的这番话,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时传祥,是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万千劳动者的缩影。
同样为中国人所铭记的,还有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铁人”王进喜的身影。那张凝固了王进喜纵身跃入泥浆池的照片,与“石油大会战”中的大庆油田一起,成为历史永恒的时刻。1970年,王进喜还成为中共中央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检阅。
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获得政治殊荣,王进喜并非孤例。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政府官员中,都有勤劳奉献、成绩卓著和劳动者。至于“劳动模范”的称号,更是非劳动者莫属的殊荣。
虽然往昔并不完美,历史的偶然不能再现,但劳动者的荣光,深深写在历史的长河中。
凝固对劳动者尊重的,还有物品。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长时间在全社会流通的纸币。
在新中国发行的前三套纸币中,1角纸币上戴着草帽、扛着锄头劳作归来的农民,1元纸币上开拖拉机的美丽女拖拉机手,5元纸币上正在劳作的炼钢工人,10元纸币上并肩站立的工农兵形象,都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巨大变化。
变化总是在悄然间出现。1987年起陆续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50元面值的纸币上,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与裹着头巾的农民、戴着有探照灯头盔的工人形象并列在一起。这是人民币上第一次出现知识分子的形象,也代表着那个“科学的春天”。
在文学作品中,劳动者的形象也历经嬗变。如果说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文学”中出现得更多的是解放翻身、艰苦创业的农民劳动者形象的话,那么1980年以后的“改革文学”中,搏击商海、立于潮头的“厂长”们,则代表着改革大潮中白手起家的企业劳动者形象。“劳动者”的内涵,也逐渐由单一的体力劳动者、工农大众,丰富为包含知识分子等脑力劳动者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时下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同样将视线对准劳动者。他们或是养蜂的夫妇,或是普通的学做糕点的农家女,或是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
“是不是只有‘买房与否’,才是判断一个人价值高下的唯一标准?”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劳动的价值”,不少在北京工作的被访问者,都发出如此之问。
这种苦恼,和很多承受压力的“北漂”一样。一个朋友给记者讲起一个带着无奈调侃味道的段子:一对温州夫妇,在事业发展上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一个去炒房,一个去做实业,结果戮力实业的步履维艰,投机炒房的却赚得盆满钵满。
“当一个社会因为火热的房地产而兴起‘全民信贷’,甚至在民间把借贷推至20%左右的月利率时,当腰包的饱和程度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时,又有多少人还会在乎诚实劳动的真正价值呢?”他问。
可喜的是,产生这一问题的背景正在改变。以房地产为例,从去年开始,全国的城市房价呈现回归理性的趋势,近期甚至有一线城市出现打折的情况,投机的空间在进一步收紧。
与打击投机伴生的,是对劳动者的重视程度在进一步加深。
这种“加深”,首要地体现在高层的重视上。去年“五一”,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表达对劳动的重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他接着说,“一勤天下无难事”,要在全社会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去年持续至今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地方省委班子,再到基层党员干部,都下沉至中国广袤土地的最基层角落。在这场活动中,常委们深入村庄,握住普通农民沾满泥泞的手,盘腿坐在炕头听他们提意见、讲问题,省委书记们擀面条、种红薯、在图书馆里为读者码书的场景,比比皆是。
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年代便开始使用的“法宝”,因为这一政党安身立命的基础便在于群众。从建党起,“劳动大众”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最广大群体。坚持这一路线,倾听普通劳动者的心声民意,其间透露的对劳动者的尊重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