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选课,就是把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层级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造,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走班选课范围覆盖了语数外等9门必修课程。根据学生总体发展水平,将教学难度分为A层与B层,A层为较高层次,人数占40%左右,B层为基础层次,人数占60%左右。学生通过校园网选课系统选课,可以按照自己单科发展水平选择进入不同层次、不同教师任教的教学班,再由教师微调最终确定名单。
杭师大附中把原先高一年级的12个班全都“打散”,学生分成人文、科学两大学习部;每门必修课程分别开出4至12个教学班,460多名学生按自己的意愿与学习成绩,划入ABC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其中,A层教学强调知识的落实,C层教学关注思维的提升,B层则两者兼而有之。
一段时间磨合下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对走班选课这种“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教学特点有了更深体会。
“走班选课以后,与身边同学共同语言更多了,比如一起谈谈我们最近在追的美剧。”浙大附中高一学生小屈是A级班的学生,周围同学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好,大家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去深入了解英语文化。
而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原先被分到“差班”多少有一点心理压力,现在逐步从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中找到自信和乐趣。青田中学学生小方就有这样的感受:“在英语B班,老师讲题更加细致,有时怕我们听不懂,还会用中文解释一下。上课听得懂了,学英语的兴趣也上来了,英语成绩的进步让我信心强起来。”
在杭师大附中,学生如果对所在层次不适应,可以在开学第二周提出换层申请。这学期,共有131人次提交了必修课的换层申请,经过笔试与面试考核,最终有51人次成功换层。其中,就有6名学生自愿“降层”到更适合自己的班级。
“走班分层教学并不是降低教学要求,而是让不同的学生以最适合他的教学方式接受最适合他的教学内容。”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打了个比方:“就像同是从杭州到北京,可以坐飞机,可以坐高铁,也可以坐大巴,目标一致,只是途径、过程不同。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学生适合哪种方式就提供给他哪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学得更有效。”
有人质疑,如果走班选课深入推进,高中所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都实行全科走班,高中教育是不是会进入“无班级管理”时代?
浙江几所高中实行必修课程走班选课,积极影响和变化不少,同时确实也给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教育资源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命题。
“分层走班以后,你最担心什么?”不久前,杭师大附中就此问题对学生进行调研。69.1%的学生担心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没以前那么好,64.5%的学生担心影响班级学习氛围,56.1%的学生觉得分层走班后缺少了集体感,17.3%的学生担心一旦出现什么状况老师“不管”了。
“对老师来说,不仅备课难度增加了,管理难度也更大。”杭师大附中语文老师滕朱伟说。分层次的备课和上课,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让教学更有效?这些问题倒逼教师加强研究,创新尝试,并自我充电,提升素养。教学目标如何有效达成、作业如何把握数量和难度、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如何考核登记、学业成绩如何科学评价,这些都需要详尽的研究和细致的工作。
同时,实行走班选课后原来的班级概念淡化,原先班主任的部分职能改由任课教师来分担。如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及班级建设,也需要相应机制来保证。
任学宝认为,现阶段不可能完全“去行政班”,实行走班选课的同时,该校配套推出“成长导师制”。今年2月21日,杭师大附中的学生就首次网上“抢导师”。该校高一年级每位任课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外,还要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成长导师”。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走班选课主要集中在9门必修课程中,而其他必修课程及班团队活动仍将按以往班级进行。实行教师“双岗管理”,任课教师为教学班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也要承担学生管理责任,行政班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全面管理。(江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