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而且也走过相当长的一段弯路。上世纪40至70年代,是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几乎在同一时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发生过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和富山骨痛病等轰动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被称作"八大公害"。
西方世界当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步西方的后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难道人类发展的轨迹无法改变?正本溯源,人类离不开地球,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要想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和兼顾自然。
然而,走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并没有范例可循。
上世纪后期,被各种环境污染困扰的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凭借积累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发达国家的资本家继续赚取丰厚的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却在为西方社会制造服装、玩具、电子零件、纸制品等各种低端工业产品的同时,承接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污染物。
当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我们的环境指标、健康指数却在下降。正如一个拼命挣钱的人,钱包越来越鼓,身体健康却在透支。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也是一种成本,生态也会出现负债,不顾一切的发展终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于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正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很多自然资源终有消耗殆尽之时,环境破坏开始威胁人类生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西方环保思潮,到21世纪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开始治理污染,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人们试图超越几百年来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