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体育兼语文老师常笑仙上课时,常常给我们讲国家大事,纵论古今英雄。说到日寇入侵,国破家亡时,义愤填膺,声泪俱下。"张挺至今还记得这位给他灌输了进步思想的老师。
"一二路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3岁的张挺同一些进步学生一起,组织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小小年纪,成群结队出入城里关外,张贴抗日标语,宣传抗日救国,在老百姓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两年后,张挺高小毕业,因为在全县高等学堂会考中,成绩名列榜首,名字登在了《山西日报》上。"我父亲本想让我守着家里80亩耕地,继承家业,看到报纸后,认为我可成大器,要我继续上学"。
"谁知,我在忻县中学学习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狼烟四起,人心惶惶。学校被迫停课。面对破碎的山河,热血男儿岂能熟视无睹?"
是去南京,还是去延安?这时,一位叫张维汉的先生把他引向了延安,指引他找到了共产党,参加了八路军。
直到今天,93岁的抗战老战士、原电子工业部部长张挺,依然怀念那个人:"张维汉先生,是他,指引我找到了共产党,参加了八路军。"
抗战胜利后,张挺给张维汉写信,没有回音;新中国成立后,他寻访过张维汉,依旧无果。
张维汉消失了?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中,有无数个张维汉,在传递完革命的火种之后,消失在烽火之中;他们的青春和热血,融进了历史的底色。
当这位吃得好、穿得暖,人称"三少爷"的张挺穿着军服,打着绑腿,以一个八路军战士的模样站在父亲面前时,父亲一阵惊讶,又有些不放心。
"请父亲放心!这些事情我已经想过好多次了。我是个热血男儿,岂能只顾自己享受?我决心参加革命,上前线抗击日本强盗。我选择的这条道路,可能布满荆棘,曲折坎坷,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为了国家民族,必须有一批勇于献身的仁人志士,才能挽救危亡。我要跟着共产党抗战到底。"
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三营十连,张挺是唯一的知识分子,搞文书工作非他莫属。当时士兵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能识字的很少。张挺说:"我给战士们上文化课,教他们读政治课本,替战士们写信,帮事务长记账。他们都叫我鈥樝壬�櫋�"
但张挺觉得自己这个"兵"既不扛枪,也不打仗,实在名不副实。他多次跟连长请战,希望可以像真正的战士那样,或威武雄壮地站岗放哨,或冲锋陷阵于枪林弹雨。
机会终于来了。他随部队转战山东后,第一次参加了真正的战斗。
一日早晨,曙光未露,突然传来紧急命令:四五百名日本鬼子正向司令部驻地发起进攻。"我当时是警卫连指导员,接到命令后,战士们很快便做好了战斗准备。可这是我第一次打仗,心里实在太紧张,连枪栓都拉不开,直到打出第一枪后,我才慢慢平静下来。"
张挺笑着回忆:"敌人用小钢炮、掷弹筒向我们山头射击,接着重机枪像刮风一样向我们扫射。相比之下,我们仅有的一挺歪把机枪和一些步枪,实在太弱。只好等敌人靠近了,猛投手榴弹。日本鬼子冲上来了,全连又拿起刺刀跟他们肉搏。战士们一鼓作气,杀死二三十个鬼子,敌人没再前进。"
在山东抗战中,张挺度过了他"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