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每日电讯发表了一篇名为《"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的评论,引来网友广泛讨论。曾几何时"5+2、白加黑"是全心全意、爱岗敬业的代名词。有的地方以"5+2、白加黑"的为荣,有的县市甚至提出"3516"工作法鈥斺�斆刻烊∈背苑埂⑽逍∈彼酢⑹∈惫ぷ鳎庑┛诤湃么笈�"挑大梁"的中青年陷入压力的深渊和健康的隐忧。
其实在新华社发表这篇评论前,空军上将、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的一段讲话就火透网络半边天。在长达半个小时的讲话中,刘亚洲只讲了一个年轻女干部徐如燕乳腺癌病逝的故事,并几度哽咽。在后来的反思中,他提到中青年干部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令人窒息的竞争环境,引发广大的中青年网友强烈共鸣,"哭诉"点赞。
确实,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思想。在学生时期就遭遇了题海和考分的围攻,起早贪黑、焚膏继晷成了生活中的常态。工作后,又遇走出校门的困惑、没头苍蝇的乱撞和繁重复杂的工作,更加将"埋头干事"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一些领导干部也保持着一种"做事的人不会错"的心态,将没日没夜的加班当做好好工作的重要表现。长此以往不仅没做好工作,反而走入形式主义的怪圈,损害自身身体,丧失继续前进的力量。
前些年有个段子很火。说一次有记者问NBA球星科比:"科比,你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好像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月亮就不知道什么是成功。然而很少有人反问自己,在挨到凌晨四点前,我们到底干了些什么。
相信每个读书人都会遇到这么一个"意外"。他在课堂上不听讲、看小说,也不知熬夜为何物,却总能考在班级前列。周围人总酸唧唧的说,"那就是天才,我们比不了。"但却忽略了,在我们撒泼打滚不愿翻书时,"天才们"早就开始了高效的自学和巩固。他们赢的不是天分和智商,他们赢在如何精致的规划和高效的利用时间。
在2015年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上,习总书记发出了年轻人不要老熬夜的关切。总书记讲了自己担任县委书记的往事,称自己当时常熬夜生病,并告诫大家不要熬夜。诚然,有些时候为了组织和集体的利益,我们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来加班加点是责任和担当的表现。但"偶然"若是成了"常态"就是一种病态的政绩观和奋斗观。
近些年,癌症越来越低龄化和流行化,过劳死的发生也愈加频繁。中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因此领导干部当抛弃旧有的政绩观,多注重工作实效,对中青年干部多些人文关怀和心理激励,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他们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中青年也应"抬头看路",让工作多些合理、高效,避免疲劳战。各方携手定能让"祖国未来"多一些珍爱,少一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