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铁路局辩称在绿皮车车厢连接处设置吸烟区不违反法规的说法显然举不出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且即便认为北京和天津的控烟条例是地方法规,但是北京开往天津的K1301次列车是运营在北京和天津的辖区内,当然要遵照这两地的控烟法规来执行。因此,K1301次列车设置吸烟区违反了北京和天津的控烟法规,理当根据法规进行改正和处罚。
尽管如此,这一诉讼也反映了一个短板,如果列车不是在北京至天津运营,而是在其他尚未制定和实施控烟条例的省市之间运营,在列车上的禁烟也可能无法可依。因此,尽快制定和实施全国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也是真实地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签约国的责任和义务。
尽管被告还辩称,无法证明有任何具体的乘客受到二手烟雾的侵害结果发生,但是原告已经提供了证明。有人专门实地调查后发现,在普速列车(绿皮车)未发车(没有人吸烟)时,车厢内的PM2.5浓度为61.12微克,但是,在列车行进中有乘客在吸烟区吸烟时,吸烟区PM2.5浓度达914.90微克,车厢内PM2.5浓度为269.03微克,证明吸烟使车厢内空气污染增加4倍以上。
而且,乘客受到烟雾的伤害不只是被动吸烟(二手烟)的伤害,还有三手烟的危害。三手烟是指残留在衣服、头发、皮肤、墙壁、地毯、家具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甚至是目前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三手烟中包含的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钋210,以及多种致癌物。这些毒物可滞留在衣服和身体上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乘客可以把三手烟带回家,危害家里人,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因此,无论是绿皮车还是其他交通工具,都是有屋顶的地方,也是公共场所,也都应当马上禁烟,不能在车厢连接处设立吸烟区,否则就不只是对吸烟者,而是对大多数无辜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