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企业已具备同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竞争的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传播了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理念和经验。然而,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并非一帆风顺,必然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安全审查、海外文化差异、个人隐私保护合规等问题。在相关技术研发与市场化仍未获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我国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仍缺乏足够话语权。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自主可控的网络空间技术体系。争取在集成电路芯片与光电子器件、高性能计算机与软件、下一代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第五代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数字电视与音视频编码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大数据技术、未来互联网、平板显示等领域加强研发和应用推广,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形成我国自主且可靠的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体系。建设国家网络空间战略预警防御平台,精确预警、准确溯源、有效反制,提升对国家级、有组织的网络攻击威胁的发现能力。组织国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专利联盟,交叉授权、互相促进,汇集相关专利形成联合专利池。
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利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挖掘市场潜力做大做强,是提升我国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话语权的基础。要建立全覆盖的统一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完善信用信息征集、存储、共享与应用等环节的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国家机关与征信企业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掌握大量业务数据的政府部门与企业数据共享。要抓住当前"放管服"改革有利时机,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网络空间治理立法进程。2017年6月,我国网络安全法正式生效,我国互联网治理法制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网络安全法对维护网络空间主权、规范网络安全实践、指导下位法的制定完善等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我国网络空间战略顶层设计,包括网络空间范围、战略目标、实现路径、时间路线图等。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国家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和部署未来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积极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积极部署全球量子通信网络,抢占未来网络空间制高点。
鼓励互联网企业及行业组织走出去。互联网企业与行业组织,是落实中国互联网治理理念的主力军。鼓励和支持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主导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推动企业更多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高企业在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管理机构改革,着手对新的网络协议标准、互联网域名管理和运行等进行研究。积极参与全球根服务器竞争,积极部署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
构建新型中美网络空间合作关系。推动中美互联网领域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在共同发展中实现信息安全可控。对国外互联网企业在中国的业务进行摸底,尤其对国家机关网络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进行信息安全评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