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杨文医生案、陶勇医生案鈥︹�φ庑┢灯捣⑸谋┝ι艘剑萌褐诤模踩靡交すぷ髡呔摹T谡庵直尘跋拢皆荷枇布焓凳粑弈沃伲Ω糜枰岳斫狻6揖褪兹瞻布旖峁纯矗�"先安检,后看病"确实能有效避免患者携带一些危险性器具进入医院,从而降低极端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给医护工作者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让医生能安心工作。更重要的是,医院此举能从意识层面让患者及其家属们明确,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随便医闹绝不能容忍。
但另一方面,这项举措对于缓解医患矛盾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对所有患者安检,意味着将患者和医生放到了对立面,很有可能加剧患者的不理解,不信任感。遇事,"安检门"也成了隔离医患感情的"隔离门"。同时,医院往往科室众多,很多医院也不仅仅有一个大门或一个大楼,所以要想保证全面安检就意味着要引进多台安检设备,加强在安保方面的投入,从而增加了运营成本。再次,"先安检,后看病"就意味着环节就诊之前要多一步程序,普通门诊也就算了,如果是急诊科呢?病人的抢救本身已经是争分夺秒的事情,但是现在还要加入安检,会不会反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延误了病情。最后,此举只能保证危险物品不进入医院,没法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保障医生安全。毕竟,如果病患或家属真的有歹心,医院内随处可以"就地取材"。
所以,各起暴力伤医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归因于现阶段的医患矛盾,矛盾不缓解,安检再多遍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如果能真正防止医闹伤医,真正根除医患矛盾,还得从以下角度去努力。
第一,敦促相关法条落实到位。杨医生事件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禁止任何人威胁、危害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填补了暴力伤医事件的法律空白,将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而相关监管部门需要保证该法条的实施落实,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第二,合理化安检流程避免大排长龙或延误抢救时机。比如,对于急诊等特殊紧急病情的救治,医院可以考虑设置绿色通道,对需要抢救的病患可以不经过安检直接进入医院救治,但是对于患者家属可以实施安检等。
第三,通过制度变革与规范,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不可否认,有些医患矛盾可能是由于部分医生医德丧失或医术不扎实,但更多的时候其实是患者对当今的医疗现状不满意,便把仇恨不满转嫁到了医生身上。所以亟需我们尽快通过各方合力,通过制度变革与规范,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医疗资源紧张或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畅通患者维权渠道,最终化解医患矛盾,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