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大农业办公室发布"爱心助农"计划,聚合数字经济体力量,为全国核心产区滞销农产品打造紧急供应链,保障城市菜篮子量足价稳,同时助力构建乡村数字化防疫网络。
疫情发生后,多地果蔬行业从采收到销售鈥斺�斉┎啡绰返拿恳桓龌方冢硬氐较剽�斺�斉┎吠揪拿恳桓龅胤剑家看恿憧迹匦乱灰淮蛲ā�
针对中国冬季"菜篮子"海南果蔬滞销,阿里巴巴紧急成立的项目组,整合数字农业、菜鸟和天猫等业务在数字生产、数字流通和数字销售的能力,加上34个商家参战,历时两天攻坚克难,满载海南水果发往北京的货车,终于跨过琼州海峡,重新打通了海南发往全国,从采收、加工、物流到销售全链路的农产品数字供应链。目前,在这条全新的供应链上,海南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已恢复到日均近5万单,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在72小时内发货,直供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破解矛盾,关键在于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疫情之下,造成多地农产品滞销的因素主要有:防疫期间部分道路封闭或者半封闭,运输司机、车辆难招难到岗,造成物流运输困难;因部分企业停工停产,打包发货所需的纸箱、泡沫等包装材料短缺;农产品的供需信息匹配出现短时失衡,销售通路受阻等。因此,破解农产品滞销的关键要打通产需两端。
让农产品别"宅"着。各地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疫情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取消道路通行限制,恢复正常交通运输秩序,特别是畅通冷链物流配送,确保新鲜的农产品直达消费者手中。疫情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要优化细化交通管控措施,确保必要的生产资料进得来,"宅"不了的农产品及时运出去。
让老百姓安心"宅"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鉴于目前网购生活用品的红火,破解农产品滞销可进一步发挥电商作用。地方政府和电商平台可以密切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出台帮扶举措,开展"助农"项目,迅速整合供需两端信息,既可以快速消化销售受阻的农产品、为农户减少损失,又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物资结构性短缺的难题。
目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人们还要再"宅"一段时间,但蔬菜瓜果等新鲜农产品不能"宅",必须线下线上齐推进,让它们安全、快速地去到需要的地方,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0-02/25/c_1125624339.htm 文章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