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学习进入到资本主义章节时,英国的圈地运动是重要事件之一。15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英国毛纺织业日益繁盛,羊毛价格猛涨,养羊越来越有利可图。耕地与养羊的矛盾加剧,于是出现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最后,英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成了牧场,农民流离失所,变成了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这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充满血腥的重要证据之一。
眼下,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需要,现代版的“圈地运动”似乎正在上演。因征地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耕地被征后闲置多年、强行征地不惜毁掉待收的庄稼、农民未能及时拿到足额的征地补偿款等引发的冲突事件频频在媒体曝光。近日,在渭南采访,也听到了诸多这类的不满。农的耕地被征,却拿不到政府文件规定的补偿标准,找相关部门反映,到的答复是,被征土地上所建项目是公益性的,补偿标准就得降低,农民不同意就强行征收。甚至用“市上的重点项目,谁也挡不住”的话来威胁因未拿到足额补偿而阻拦工程进展的村民。更可悲的,有的地方占用农民耕地建设绿化带,并提出补偿标准。结果,地占了,绿化带建好了,却没有单位来承担责任,农民要钱无门。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当下,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他们生活的保障。有了土地,农民心里才会踏实,日子才有指望。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外出打工已经不可能,有点儿地就能生活。这种要求并不高。但是,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民连这点儿可靠的保障都摇摇欲坠。
农民同意耕地被征收,本身就已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为什么政府的公益事业还要再让农民买单?项目建设真的等不到农民把即将成熟的庄稼收了之后再进行吗?强征、强占似与“圈地运动”无二。说白了,还是政绩观在作怪。城镇化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日益成为各地考核的主要指标。为了这些数字更好看,有的政府部门置农民的利益于不顾,甚至让项目先落地再补用地手续,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工,动用警力也不罕见,眼里似乎只有项目,而不考虑庄稼毁了,不仅农民一年的辛苦白费,接下来的口粮怎么办?
征地为发展所需,农民的利益在发展中得不到保障,却让政府失去了民心,这种发展不要也罢。“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利益面前,我们的领导干部少些自私自利,多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多替失去土地的农民着想,这样的政绩可能会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