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土地上长出了高楼就“城市化”了?在通向“城市化”大道上,这已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第四波“圈地运动”
工业园征地之初便暗中克扣企业用地指标,被疑用于建造史上最牛街道办大楼;
近万亩工业园征地完成后,为企业建造“配套住宅”项目出笼了,14栋街道办集资别墅搭上便车;
本该大发的“配套住宅”开发商最后竟资不抵债,俨然成为被北苑街道办提取殆尽的“小金库”。
“看到中央要在哪个地方动手,我们要抢先在哪个地方下手,要与中央政策赛跑。”这是郭永昌总结出的中西部发展“真经”。
从老百姓的角度,并不太在意土地被征的形式是合法还是违法,他们普遍担心的是,这个“饭票”能够拿多久,会不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节外生枝。
鄂尔多斯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建造了一座死气沉沉的空城,如果将这数十亿元的大手笔,理解为富饶地区处置近年来轻易获得的巨额财富的冲动,那么,在中原第一人口大县——河南固始县,数千亩土地被圈占闲置,可能半数以上的楼房空置率,则显示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以地养城、滚动发展”的悖论。
这并非个案,在拆迁血案不断涌现的江苏,南都记者观察到一个县如何避开制度,层层圈地的标本。这一切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勾当。在土地资源极为珍贵的义乌,一个街道办的“地皮生意”已经营了13年,被暗中克扣的企业用地指标,疑用于建造史上最牛街道办大楼。
中国“空城计”背后,是两个尚未解决的矛盾:一是非农建设占地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之间的矛盾;二是国土资源部的整肃禁令和地方政府层层“批发”建设用地指标的矛盾。在《土地管理法》即将修改的当下,如何解决上述两个根本矛盾,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