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发论述,俗称大作文。这是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最后一道题,同时也是分值担当,一直让考生头疼不已。考生们的普遍反应是"超级难,没有办法提笔,标题都写不出来",或者认为"初高中语文学的不好,文采太差写不了"鈥︹�κ獠恢舛际嵌杂谏攴⒙凼龅奈蠼馑斐傻摹H绻芄徽莆彰馊说拿夤媛珊驮木砣说脑木砉媛桑突岱⑾至祷饔忠淮澹冀逃ḿ胰衔愣⒁饩湍芮崴烧莆沾笞魑牡闹剖しūΑ�
或许大家对于"立意"这个概念还很陌生,但大家一定知道议论文的论点。申论作文文体要求为议论文,因此议论文三要素鈥斺��"论点、论据、论证"一样都不会少。不同之处在于,初高中见过的议论文,例如《六国论》,全篇围绕"弊在赂秦",通过分析原因、影响以及引用等多种方式进行论证,只出现了一个论点;而申论作文中有总分论点之分。这里的总分论点就叫做文章的立意。
在国考作文阅卷过程中,阅卷人工作量大、任务重,平均阅卷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阅卷人首先去关注的就是考生这篇文章的观点对不对,也就是立意是否正确。由立意定好一篇文章的档次,然后再去根据论证、表达、积累等相应酌情加减分数。立意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这也是我们说立意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立意的方法。但在此之前,还需要了解总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从字面意思来看,总分论点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所谓"总分"就意味着总论点必须能包含所有的分论点,分论点需要共同支撑总论点;从个数上来说,总论点有且只有一个,而分论点可以有多个(一般为三个左右)。例如国考2016年副省作文,总论点为"学礼以立大国范儿",分论点为"学礼培养公民意识的自觉""学礼提高民族素质"和"学礼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大国范儿包含公民意识、民族素质和民族文化精神。再比如,如果总论点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从我做起",那么分论点一定是"我"如何做,但若写成"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不妥当的,因为分论点没有支撑总论点,不是从"我"的角度阐述的。
至于立意的方法,主要分为两步走:题干点睛法和材料分析法。第一步,通过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继而理清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确定文章总分论点。第二步,通过词、句、段、篇的方法阅读材料,验证总分论点正确性,或找到总分论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审题干或许能分析出全部或部分论点,但也有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以2017年市地为例,要求围绕"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写作。我们可以找到的关键词包括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智慧和情操。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向水学习提高智慧,向水学习提高情操和要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意味着如果将这句话当作总论点,那么分论点也已经找到了。接下来就要回到材料中去验证总分论点是否正确,是否与材料一致。而在2017年副省作文题中,只要求以"以水为师"为题写作,题干没有其他信息,因此我们只能得出总论点和以水为师有关,需要回到材料中验证总论点并且找到分论点。这就是说,立意的两步是配套使用,缺一不可的。
从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上列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我们认真审题,认真读材料,就能得出正确的立意,确定了作文得分的分数段。接下来只要语言表述规范、论证充分,就能保证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多多练习立意,如此方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