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戏言,当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奴隶社会",蚁族、鼠族、啃老族、考碗族,族族辛苦;房奴、卡奴、孩奴、车奴,忙忙碌碌。玩笑背后,凸显的是当今社会高速度、白热化、超负荷的"快生活"。国内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是普遍现象。"快生活"诱发城市病和社会焦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圣者有言:欲速则不达。"快生活"的弊端,喻示我们只有过"慢生活",才可品味自在有为的人生。
解读:慢与快相对,先写当前快生活的具体表现以及危害。然后通过对比,话锋一转,引到慢生活上,引出论点。
慢生活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慢"不是降低工作的效率,不是消极怠工,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生活再苦心不累的自在,是一种工作再忙心不乱的有为。
慢享生活,体会"自在"。"自在"应是脱去束缚,心离烦恼。而后无拘无束,通达无碍。但在当代生活中,现代化推崇"标准化"的操作模式,物质至上、享乐至尊等思潮充斥在生活的每一处。于是,我们便在不知不觉中,被统一模式进行了改造。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都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的跟风中。在各种风潮的束缚与裹挟下,我们不仅透支了信用卡,也透支精力,更失去了那一份从容淡定的心境。如每年双11的掀起的网购狂潮,虽然电子商业一派繁荣景象令人欣喜,但背后折射却是众人浮躁跟风的心态,一定要在这天买十几年用不完的卫生纸,洗发水吗?这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反思现状。反思我们生活中的包袱,祛除多余的需求。只有放慢脚步,反思现状。才可以使我们在眼花缭乱的诱惑中,谨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节制。才可以使我们在嘈杂喧嚣的社会中,感悟"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才可以使我们在浮躁烦扰的心态中,思慕"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也正如禅语棒喝:"脱了衣服去",方得心无挂碍,自由自在。
解读:慢享生活,体会自在。大作文关键在于论证充分。这里要谈,为什么说,慢生活可以让生活更加自在。需要写出,自在体现在哪里?需要举例说明,或者引用名言警句。这里采用的论证技巧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当然也可以反面论证,就是忙碌让生活不自在。
慢享生活,收获"有为"。看近几年荧屏热播的选秀节目,无数的少男少女前赴后继,幻想着一夜成名。以此事例观当前现状,"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幻想不断催生浮躁心态的发酵,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念。先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训诫似乎与这个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浮躁的幻想不等于梦想,两者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殊不知,长城非一日建成,成果非片刻使然。细思成功的典范们,哪一个不是"千淘万漉血汗流、吹进狂沙始到金"?史泰龙怀揣演员梦,带着精心打造的剧本,在1850次的拒绝后,终于收货了"洛奇"大卖的惊喜。成功需要梦想的支撑。更需要放慢脚步,以理智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去辨析、去践行。唯有节奏慢下来,效率才能提上去,才能收获有为的生活。
解读:慢生活,可以让工作更加有为,收获有为的人生。可以举一些成功的名人轶事,写题目如何过慢生活,如何在忙碌的社会当中守住内心的那片净土。如陶渊明、诸葛亮、史泰龙等。
学会慢生活,习惯慢生活。生活上归于简单,工作上抓住重点,放平心态,戒除浮躁,顺其自然,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