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针对垃圾短信泛滥的问题,近两年来,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都积极采取措施、密切合作,全面加大了对垃圾短信"围追堵截"的力度,有效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材料2 韩国很早就立法规定了手机卡实名制。2004年底韩国政府再次修改《信息通信网法》,规定向用户推销商品和服务的手机短信、电话广告和传真均需征得用户的同意,发送者应在广告内容中标明发送者名称、联络电话和拒绝接收信息的免费电话号码,违者将处以3000万韩元以下罚款。
材料3 日本政府则通过立法,加强对手机短信的管理。颁布了"关于特别商务交易的法律"和"特定电子邮件法"。根据法律,如果手机短信遭到用户拒绝,则禁止再次发送,否则发送者的行为将视为妨碍电子邮件通信,有关部门可对其采取罚款等处罚措施。法律还规定网络通信运营商有义务开发和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设法阻止和减少垃圾邮件的发送;日本主管信息通信行业的总务省还专门成立了"垃圾邮件应对方法研究会",并经常向手机用户公布防止垃圾短信的技术和方法。
解析:以上三则材料从国内、韩国和日本三个角度讲述了对于泛滥的垃圾短信的处理方法。材料1中讲述了我国信息产业部、公安部、信产部、银监会联合打击手机违法短信。材料2介绍了韩国的做法;材料3介绍了日本的做法。
从各段综合,可以归纳总结出综合治理垃圾短信的具体措施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充分应用政府的公权力;限制发送短信数量;推行手机入网"实名制";建立用户黑名单制;设置垃圾短信临近和拦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