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政务新媒体纳入监管范囯,实行一票否决制,特别是在与群众互动方面,既増强了互动的实效性,拓宽了范围、増添了便利。但是,随着各级各部门对新媒体运用的与日俱增,政务新媒体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二是存在"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单位一应用"等现象,严重浪费政府资源,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从表面上看,是对政务新媒体的错误认知;实际上,是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追求点击量,强调关注度,热衷于排名评选,这些对政务新媒体过多地赋能,反而弱化了其最根本的任务和最本质的功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两个指标",将改变政务新媒体的硬性考核指标,其中,粉丝量、转发数和点赞量,将不再是新媒体考核的重点。此举,既为政务新媒体減负:一是必将推动各级各地完善新媒体的管理考核机制,促进干部以正确的认知和务实的举措管理运用政务新媒体,让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为民办实事的网络理政事务中去;二是着力解决了政务新媒体领域暴露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优化新媒体考核管理的背后,是对干部思想和作风的优化,使得政务新媒体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更加亲民、更加有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有的地方和部门在不求实际实效,但求点击量虚高、粉丝量虚胖,说到底,还是价值取向问题,不利于长远发展,违背服务群众的初衷,让政务新媒体回归正确价值取向,是群众所期、职能所在和发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