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难题,是困扰不少家长的难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一个产物,即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的问题
下午三点半,孩子放学了;下午五六点,家长才下班。这个尴尬的"时间差",让家长们疲于奔命。要么总是请假早退,要么干脆辞职,而许多家庭则选择请"银发族"早送晚接。"放学了,谁能来接我",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各方为难。
曹永鸣代表表示,放学后学校组织体育活动兴趣班,但面临着室内外运动场馆等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还有学生意外保险没有全覆盖的问题。她建议,出台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课后活动。
叶仁荪代表说,"3点半"现象跟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成。
"因为都是靠志愿者、靠组织、靠老师自觉性来做,这项工作缺乏可持续、常态化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员会副主委郭乃硕说,下一步可以像长春市那样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给教师,这样就可以安排有专长的老师,开展校内托管,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同时,对志愿服务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偿,让志愿工作常态化。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孙丰月建议,聚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着眼于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给孩子们以品德、文艺、科学、劳动等多方面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