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而是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认为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都没有确定的指向。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浮躁、不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什么叫过头?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都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适当",指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让孩子学他内心喜欢的东西。
蒙田说:"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如果一味去适应外界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主流价值却全部忘了。
这则材料阐述了某教育专家对于当前教育的一些看法,有很多经典的表述,如果平时能够记忆并复述的话,在面试中考到类似话题时则能答出彩,获得高分,如"当今时代,很多的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如钢琴班、舞蹈班等,希望自己的孩子鈥槻灰湓谄鹋芟呱镶�櫍源讼窒筇柑改愕目捶�?"这道面试题便可以借鉴上述申论材料的经典表述(包括名言警句),让面试答题不再"无话可说"以及"空洞无物"。
当然,由于申论培训重点是"写",锻炼"笔杆子功夫",所以授课中不能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申论与面试的联系,否则本末倒置,教师只需适当强调即可,让学生内心有提前准备的意识,从而"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