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疫情扩散风险,需要人人参与。崔丽认为,相对于2003年非典,此次我国首个寨卡病例、首个黄热病病例的及时公布,以及专家和医务工作者主动发声、答疑解惑,让公众正确认识疫情,提高了公众参与防控疫情的主动意识。
不仅如此,13年来,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从无到有,卫生应急能力由弱到强。崔丽介绍,例如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了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度,构建了卫生应急病原实验室网络;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等等,确保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
据了解,除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卫生应急工作还包括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这类救援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卫生计生部门集中医疗卫生资源开展伤员救治、心理危机干预、卫生防疫、健康影响监测评估等工作。
目前,我国已组建了37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具备紧急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中毒事件和核辐射事件处置等多种功能,同时还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能快速调集资源,同步落实心理危机干预、卫生防疫、健康影响监测评估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死亡和伤残,逐步形成了突发事件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紧急医学救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