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精准。就是要紧紧围绕给定材料和出题要求,不能跑题偏题;
三是要有新意。就是对一些常见的主题要做到"老树开新花""旧瓶装新酒",体现出新的角度来,尽量避免人云亦云,了无新意。
确定好主题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扯纲拉条,把文章的"四梁八柱" 搭建起来。
实践证明,在动笔前,花一点时间搭建好文章的框架结构,能够避免写作过程中的来回反复,节省行文时的时间浪费。
同时,就作文本身来说,结构是支撑躯体的骨骼。有了一个精当结构,文章才会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比例合理、内容匀称,才会给阅卷者以有条有理、赏心悦目的感觉。
至于具体采用哪种结构,可视要论述的主题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这个主题所掌握的素材而定。
对于申论作文来说,往往是"七分素材三分写"。没有鲜活的、翔实的素材来支撑,再好立意,再精当的框架也不过是一张皮囊,有其形而无其实。
只有用生动鲜活的素材去充实,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立体丰满,大大增强可读性。
所以,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写作的素材,如名言警句、典故事例鲜活用语等,像韩信将兵那样多多益善。
但是,对脑海里贮存的素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拾到篮子都是菜,而要根据需要,精心进行取舍。避免出现画蛇添足、过犹不及、堆砌过多等现象。
一是看关联性。与所确立主题有关的材料则取,无关的材料则舍;与表现主题、说明观点紧密相关的材料,尽量详细;与表现主题、论证观点关系一般的材料,可简要概括。归结起来说,就是:"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点详,一般略"。尽量选择那些与实际关联紧密,且富有新意和特点的素材。
二是看典型性。就是要使用那些最有代表性的素材来表现主题、论述观点。只有使用典型性、代表性的素材,才能使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吸引力。
三是看新颖性。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惟新颖,才引人。这就要求在使用素材时,应聚焦当下的"敏感点""兴奋点""新鲜点",注意选用那些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典型、新经验、新语言。这才能增强文章的关注度,提高文章的"得分率"。
文章的思路确定,结构框架搭好后,就可以安设小标题这个模板了,然后再把脑海里那些有用素材分门别类、各就各位地填充进去。
对于申论作文来说,小标题的拟制也很有意义和价值。试想,对于阅卷老师来说,每天要看大量文章,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逐字逐句地来看,而是会先扫一眼大、小标题,形成一个大致印象,然后再决定这篇文章值不值得再看,能否打出较高的分数。
因此,申论作文里的小标题,往往就是整篇文章的精气神。小标题出彩,往往会点石成金出奇制胜,使文章获得肯定的机会大大增加。
对于小标题的拟制,要避免搞"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大路货,要把自己个性化、特色化的东西提炼出来,变"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平常事为"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景象,使人感到有新意、有特点、有深度。
对考试作文来说,在文章写好后,要大修大改基本上不可能了,没有那么多时间。
但在完成后,认真读一遍,局部进行打磨、雕琢还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有的小标题还不够精美,有的表述出现关键性失误,有的用词还不精准,甚至还会有些错字、别字,等等。
尤其是一些不准确的表述、不规范的文字一定要修改完善,不然的话,会让阅卷者对文章的评价大大降低,包括一些错字、別字、掉字、漏字,标点符号乱用等细节,就像是"老鼠屎会破坏一锅汤"一样,都会严重影响得分率
此外,对一些空洞无物的陈言套话,和一些冗余的字句段落,也应果断删掉。申论作文贵在言简意赅,精练独到,胡乱湊字数,不仅不会增色,反而会影响整体感觉,会失分。
总之,只要能够按照以上五个步骤,一步一步进行,申论作文就一定能由外行変内行,并获得较高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