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主要习俗有贴春联、祭灶、拜年等。
考点二: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道教曾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考点三:清明节是春分后的十五日,大概是农历三月份,公历4月初。
考点四: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据说起源是为纪念屈原。
考点五: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苏轼的《水调歌头路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描写的便是中秋节景象。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便是重阳节景象。
考点六:壮族大型节日为三月三,因时间为农历三月三得名,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
考点七: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开斋节是穆斯林在伊斯兰教教历九月内斋戒。古尔邦节教民要盛装打扮,听阿訇讲经。
考点八:蒙古族最盛大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除了有摔跤、射箭、骑马、歌舞等传统内容外,还增加了马球、武术、摩托车赛等节目。
考点九:傣族最著名节日是泼水节,一般举行3-4天,大家互相泼水,表示祝福。
考点十:藏族雪顿节,时间是藏历的七月初一,在这天人们都着盛装,看藏戏。
以下诗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和"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分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答案:选D。"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出自《生查子路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描写元宵之夜的诗句。"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端午日》,是唐代诗人殷尧藩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出自《九日齐山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做题小技巧:
做此类题目一定要重点关注选项中提到的关键词,譬如第一句"元夜"、"月"等,元宵节也曾被称为上元节,跟元夜能够对应,而元宵节向来传统项目就是赏月,跟月也能对应上,所以第一句诗描绘的就是元宵节。后两句的"艾符"、"蒲酒"和"菊花"也分别提示了端午节和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