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要点很好提取,只要抓取一些明显的提示词即可。但是国考毕竟有一定难度,不可能所有得分点都是顺手拈来。能让考生之间拉开分值的,往往是一些隐性要点的挖掘,而这也是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关键所在。
结合刚才的题干,我们来分析一下考题材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轻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21%-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这段文字如果不仔细梳理逻辑层次,可能有些考生就会作答一些无效信息。例如:"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这句话很多考生认为是重点,但是通过"由于"我们就知道,这实际上是在阐述转型期青年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的具体体现。因此,如果作答字数有限,这部分不应该出现在给定材料中,而应该把之后的"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导致心理疾患"这样的词句体现在答题纸上。除此之外,本段末尾"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意在强调解决之策,并非是问题的阐述,很多考生看到"因此"也会被材料带跑了,忘记了最初的作答方向了,进而答非所问,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