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公证是公证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业务。近年来,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各地公证机构办理遗嘱公证日益增多,这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纠纷,减少诉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办理遗嘱公证中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遗嘱内容要不要审查?对这个问题在公证实践中有不同的做法,在理论上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就此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对其财产或其它法律事务预先作出处理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内容是指遗嘱人对其财产或其它法律事务的具体处理,一般包括:遗嘱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份额的指定和分配;具体的财物:如房屋、存折、家具、金银手饰、衣物等生活用品。
目前,在办理遗嘱公证时,公证员一般要对遗嘱内容逐项审查。但一些公证员认为这样做未免太繁琐,认为只要是遗嘱人当着公证人员的面立遗嘱,由公证员出具公证书,证明遗嘱是由其遗嘱人所立就可以了。这种做法势必带来一些问题。如二00六年六月,一位姓李的老人因患癌症久卧床榻,老人恐其死后其后妻得不到房产,便写下遗嘱请公证处公证。公证员见李XX立遗嘱时神智清醒,遗嘱内容确系其本人的意思,遗嘱又是他本人所写,随即办理了遗嘱公证书。不久,李XX去世。其前妻之女即要求继母搬出该屋,继母不从,拿出公证书对继女说:“老头子临死前写了遗嘱规定该房屋是我的,没有你的份,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我得该房屋是肯定了的。”因遗嘱内容对其女不利,其女便大吵大闹,诉讼到区法院。法院认为:李XX的房屋系李XX与前妻所买,但两人协议离婚时规定该房屋由李XX居住到死后,死之后由前妻之独女继承。虽房屋产权证写的是李XX的名字,但协议离婚时有约定,该房屋判给了其女。
从这一案例,说明在办理遗嘱公证时,审查遗嘱内容是必要的,这不但关系到遗嘱内容是否合法,而且也关系到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如何审查遗嘱内容,保证遗嘱内容的效力,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凡属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合法权益,均可用遗嘱进行处理。因此,公民立遗嘱时或公证机构鉴别遗嘱内容时,首先必须搞清楚产权的范围,区别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夫妻或子女的共同财产、家庭成员的共同财产或各自专用的财产。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夫妻共有财产一方立遗嘱时只能处理自己的所有的部分,不能处理共同财产的全部。(2)家庭成员共同财产中属于其他成员所有部分,不能作为个人财产处理。如土改时家庭成员共同分得的房屋或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收入建造的房屋、购置的家具或其他财物,家长或其他成员都无权作个人财产处理。(3)是夫妻共有财产、或是家庭共有财产,还应视房屋形成的具体情况而定。此外不能作遗嘱的还有:(1)社员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开荒地、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本人只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2)职工承租的房屋只享有租赁权而无所有权。(3)个人承包的果林、树林、土地均属国家或集体所有,不得作个人财产处理。
在遗嘱人申办遗嘱时,公证人员应向遗嘱人说明:一般情况下,根据财产的价值,夫妻各一半:如果夫妻中一方已经死亡而未办理继承权公证的情况下,应在遗嘱中写明“我与配偶XXX的共有财产是什么,该财产中属于我所有部分,在我百年之后由XXX继承。”不要强求遗嘱人先办理继承权公证再办理遗嘱公证。这样做有利于保护遗嘱人的正当合法权利,也有利于在遗嘱生效时避免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