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谈到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但为什么一些人感觉不是很安全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农牧渔民两亿多户,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如此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如此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由此带来的监管难度相当之大,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使不合格的只是极少数,个案的发生率还是不低。
在互联网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这些违法违规的个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很容易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应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而且随着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我们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促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问:有些人认为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影响了监管效果,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食品产业链条长、业态复杂,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监管模式,关键还是看哪种模式更适合本国国情。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需要通过实践逐渐探索完善。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多年来的探索,针对我国食品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的状况,目前,我国采取了分段监管和品种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由多个部门来承担监管任务。当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也存在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加强全程监管、实现各部门无缝衔接的重要任务。
新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提出,要着力构建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去年2月份,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就是为了加强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既要强化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又要不断消除监管漏洞、完善全程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答:总体讲,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越是发达国家,其食品安全水平应该是越高。但即使在今天,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最近德国发生的二恶英事件,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恐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除了食品行业本身的差距,在监管能力、队伍、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也确实还存在着差距。但是,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千方百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面对差距,我们不能被动等待,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我们的政治优势和政策优势,并借鉴国外经验,尽最大的努力,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答:当前,社会各界包括新闻界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尤其现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型媒体日益发达,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广泛的传播,我们认为这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动力。我们对此高度重视,一直认真对待、及时核查、如实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