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山东局共获得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等科研立项744项。完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任务241项。在2007年和2009年质检系统“科技兴检奖”评奖中,山东局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奖项目数分别为18项和11项,获奖数量位居直属局前列。在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度“优秀科技论文奖”评选中,共有17篇论文获奖,获奖数量位居直属局第二名。2009年在全国率先完成《猪A型流感病毒焦磷酸盐测序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形成国标。由山东局主持制订的GB19269.1-2003《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通则》等3项标准获得2009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在2008年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中,山东局被北京奥组委和青岛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特别荣誉单位”,被科技部授予“科技奥运先进集体”。
近年来,山东局积极探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新机制、新思路、新模式,全面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成果向检验检疫一线服务的转化,切实加强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作,不断扩大成果推广应用范围,充分发挥重大、典型科研成果转化的引领支撑作用。
由山东局主持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课题《面向出口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及实施》的研究成果率先探索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首次采用“政府主导、国检指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的“两导三动”基本模式,按照“政府领导是保证、区域基地建设是基础,抓好农业化学投入品是关键,提高全员素质是根本,产品安全是目标”的原则,建立了政府、部门协调控制;质量安全追溯控制等八个管理体系,通过八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形成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新机制。在此科研理论的指导下,目前已在山东潍坊、威海、烟台3个地级市全部县市区和其他14个地市共计54个县市全面推广示范区建设,该项目成果在全省推广后从根本上规范了区域内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生产、经销与使用管理,彻底解决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农药与兽药残留问题,有效解决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大环境问题,实现了山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省54个实施示范区的县市区食品农产品出口达到94亿美元,不降反增,占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1.8%。
由山东局主持承担的《出口禽肉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建立了包括“种鸡饲养管理模式”等在内的4种标准化生产、养殖模式和“家禽养殖体系”等6大安全卫生质量体系以及“复合定量RT-PCR检测禽流感新城疫病毒”等5大类26项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有力地保证了出口禽肉质量。2009年,全省出口禽肉制品4.38亿美元,占全国的33%,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该成果在我国禽肉及相关动物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控制的应用、推广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