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1:调整了体重指数(BMI)、BMI平方、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被动吸烟、饮酒状况、酒精摄入量、城乡居住地和地理区域等协变量。
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两个城市层面的社会经济变量,即人均GDP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模型3:在模型2基础上,进一步添加了三个个体层面变量,包括新鲜蔬菜摄入量、新鲜水果摄入量和运动情况。
模型4:在模型3基础上,加入两个二分类变量(基线前12个月内中风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以控制共病的影响。
基于模型4,按年龄(<65岁与≥65岁)、性别(男与女)、教育程度(低与高,低教育程度定义为小学及以下,高教育程度定义为小学以上)、吸烟状况(不吸烟者、former smokers、current smokers)、居住地区(城市与农村)和地理区域(北方与南方)进行亚组分析,用Cochran's Q检验测试组间差异。
在模型4中,用惩罚样条函数代替臭氧的线性项,以更灵活地绘制暴露 - 反应曲线,根据赤池信息准则自动为惩罚样条设置四个自由度,通过F检验比较非线性模型和相应线性模型的残差均方,以检验曲线的线性。
为检验臭氧的影响是否受到长期PM2.5暴露的混杂,在模型1 - 4基础上加入居住年度PM2.5浓度构建双污染物模型。
长期臭氧暴露被视为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以考虑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通过计算每个个体在每个随访年度前1 - 5个暖季的平均臭氧浓度构建了五个时间变化的暴露变量,选择产生最大风险估计的滞后窗口用于主要分析,不考虑当前年份的暴露以避免因时间顺序混乱导致的暴露错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