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建设成了当前安全精细化管理的软肋。举一个简单的现象:现在,各企业都执行干部走动式管理,为了确保这项制度的执行到位,各企业对干部应走到的地点、次数、时段、路线都作了定制安排,并在相应的地点放置了签到簿,有些甚至把在本地点要检查的内容都在旁边标明,这可以说够精细了吧。可为什么领导刚走过的地方,就会出现问题?答案就是八个字“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你定你的制度,我也按规定执行这样的制度,但是不是执行到位,身到心到,眼到手到,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了!这种敷衍了事的作风,你怎么考量?难于考量!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干部的工作作风、做事态度真是个“橡皮筋”,它可以在需要时拉长,在不需要时放短、可以阳一套阴一套、表面一张笑脸私下一张面孔。大道理小道理是难于说服他的,这正像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管理者没有办法让他心服口服,他就不会彻底改变态度。如何心服口服,简单说就是让他的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得到真实的融合统一,让他认同企业的管理模式,真心关心热爱企业,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紧紧相连。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走出以下的误区。一是一些企业领导过于迷信权力的力量。经常扳着一张面孔,动辄训斥一顿下属,要不然就是罚款、处分,以为“权力可以解决一切”。说实话,干部,多多少少都戴着一盯“乌纱帽”,在上级领导训斥时,不管自己对不对,一般都会执行上级领导的意图,这既是尊重上级,也是耍滑头――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哩!。这就会产生两种不协调的工作作风:要么不服气,工作消极;要么诚惶诚恐,不动脑子,领导说咋办就咋办。总之,出工不出力,谁也没脾气。二是过于迷信教育的力量。党的方针政策、党纪政纪、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处分条例、思想政治工作等等,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又是写心得体会,又是搞事故案例教育,时常又组织家属协管教育,安全警钟天甜敲。而这些活动又占据了员工许多正常的休息时间,容易引起反感,作用自然打了折扣。再者,成年人的思想观基本形成,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群体行为等等更容易左右人的思想观。所以,单靠学习难以改变,要靠示范作用和影响作用才能行。三是过于依赖制度的力量。当制度到了很全很细很多时,难免有虚的空的不实际的混杂其中,难于全部执行时。很多时候,干部的主要精力就转移到应付制度考核的层面上来了,频于应付检查、频于应付考核、频于应付上级,那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把身子真正扑到管理上?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切实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了。所以,一定要让干部参与对现行精细管理制度的制定,精细,是说管理“实用、管用”,可以有效地杜塞管理漏洞,而不是密集管理、频次管理,更不是给干部上加锁。如果干部对管理思路、方法的认可,自然达到了发挥工作积极主动性的目的。
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是构建和谐的关系。首先是企业发展和谐。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科学的管理运作制度和良好高效的组织体系,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企业。其次是价值观和谐。价值观和谐就是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自觉执行企业制度,企业领导集团受到员工拥护。它的融合点是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企业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坚持职工利益高于一切、造福职工重于一切、实现职工愿望先于一切。这样,职工才会更加认同企业、热爱企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企业,把企业的事情看作是自己成长的事情做好做彻底。三是干部建设和谐。党员干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焦点。党员干部在企业既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发起者,又是各项工作的带头人、探索者,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干部的一举一动,是无形的榜样,所以干部建设一定要做到“管人先关心”,企业管理也要学习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手法,硬的不一定管用,软的不一定就是差的,如果干部建设达到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做到了勤恳办事、作风踏实、廉洁奉公、群众认可,何愁干群工关系不和谐。
软肋不是鸡肋,决不可丢弃,决不可放弃,决不可犹豫。必须把软肋改造成铁骨,企业才会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才会没有递减效应的执行到基层和岗位,从源头上杜绝各种隐患,彻底打破安全有周期性规律的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