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的教育、宣传和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认真学习、借鉴和推广标准化工作先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板报、牌板等多种形式,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教育和培训,加强各级机电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技能素质,以及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2) 加强机电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首先狠抓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标准化工作,因为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企业管理好坏的综合反映,是文明作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只有管理标准化工作搞好了,机电事故的预防才能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有保证。日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强调“三点控制、四不放过、五项整顿”的工作原则。三点控制:对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采取挂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四不放过:发生事故(发现隐患) 后,要做到事故原因(隐患) 没查清,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整顿措施未落实和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五项整顿:整顿劳动纪律、操作纪律、工艺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
3) 进一步加大干部上岗制、巡回检查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包机制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设备点检制工作的落实力度(点检制:按照规定的人和规定的时间、周期,用确定的方法检查设备的指定部位,依据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点检制的基本内容有,实行全员管理,特别是生产工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要有专职点检员,按设备分片进行管理。点检员不只是检查设备,一定要有管理职能,并应按其责任给予相应的权力。点检员的管理职能主要是:检查和掌握设备状态,管理和分析事故,制定修理计划,提出维修资料和费用预算等。
要有一套科学的点检标准、账卡和制度。岗位工人按照机电设备点检标准,坚持“两定一动”点检制度,即:交接班时,定期全面点检:设备运行期间,动态巡回点检:值班电、钳工定期巡回点检;对于易发生故障的关键部位,进行定期跟踪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点检发现的隐患按照信息反馈程序进行反馈,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坚持隐患处理不过夜制度。这样,各类设备都有点检标准,各类人员都有责任分工,并且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反馈程序和隐患治理制度,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了极大保障作用。加强动态管理,实行三级点检,即生产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