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火热的在线直播,增添了"疫情催化剂"之后,直播带货彻底的火了,这不仅让直播带货彻底成为了一项工种,也让直播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笔者不禁想问未来是否真正的有直播专项的工作?如果有那岂不是让高校学子毕业直接担当直播工作者?"李佳琦"能否被批量培养?电商直播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
疫情期间催生各行各业"直播热","看直播"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天晚上的固定休闲节目。通过直播,不少商家打开了新销路,也让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云生活"。在"全民直播"的浪潮之下,直播平台通过创新"玩法",不断拓宽行业边界。
近几年,直播"带货"蔚为风潮。2018年双十一,薇娅两小时引导销售额2.67亿元,一天内销售额达3.3亿元;"口红一哥"李佳琦在15分钟里卖出15000支口红,每次直播超过200万人观看,2019年双十一销售额破10亿元。
疫情期间,"宅经济"火爆,直播行业井喷式增长。许多名人、艺人也纷纷"下场"。4月1日,罗永浩首次直播带货,3小时卖出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800万人次。朱丹、李湘、叶一茜等都加入直播主播的行列。
众多明星纷纷加入直播带货业,为疫情防控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宅经济"也是在此项工作分支中被大众所熟知和认可。那么这项火热的直播带货环节,我们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冷思考呢?
@广州日报:直播带货,人才需求的冷思考
很多人以为,主播带货只需要在镜头前对产品夸夸其谈就可以了,殊不知一名好主播也有诸多硬性标准。比如,对产品卖点敏感,销售技巧熟练,有较强互动能力,善于用数据分析总结,有营销和活动策划能力等。
所以,对于目前的电商直播人才培养热,我们不妨冷静观之。一方面这一行业尚是新鲜事物,只有做得专业才会有出路。一拥而上未必能脱颖而出,也有可能在行业大洗牌中败下阵来。另一方面,对电商平台来说,直播"带货"是为了缩短用户的购买路径,省去前期拉新、留存用户的步骤直接跳转到售卖环节,因此可以更高效地拉动销量,节省获客成本。
事实上,不论什么领域、什么风口,狂欢之后必定经历洗牌期。洗牌期后,最终被洗出局的常占大多数。就直播本身而言,主播需要能够创造足够独特、优质的内容。长期来看,能以个人品牌形式留存下来的一定是极少数足以向平台证明实力的头部主播。至于直播电商能否对品牌和销量起到长期且巨大的作用,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
@经济参考报 :数据造假,产品安全监管的冷思考
尽管直播带货风风火火,但夸大宣传、数据注水、售后欠缺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消费者反映,有些主播在带货时涉嫌传播虚假广告,出现货不对板等问题。业内人士分析,很多人看到直播这门生意赚钱快,一拥而上。但是,由于团队不成熟等原因,问题频频出现。建议监管部门也对直播业态进行规范。
@华图笔者:直播火热,筑稳风口的冷思考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的"宅经济"增长可谓一拥而上,但经济加快的背后我们也需增加另一个思考即如何抓稳这样风向标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当下直播是风口,但风口怎么抓、谁来抓很关键。平台给了我们很多流量资源,需要企业自己去操作运营,契合平台和用户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但是直播带货,其本质是口碑经济,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始终是其生命。线上销售仅靠一时的新鲜手段来吸引顾客是不够的,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无忧才是经营长久之道。
此外,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正参与"直播带货",舆论关注度日益高涨,稍不注意易就会引发负面舆情,损害领导干部形象。有网民提醒,"县长直播带货"不是政绩比赛,别盲目追求销量,而应以此为契机,增强消费者对本地农产品的信心,在助农的同时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体验,从而让"直播带货"实现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