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等媒体近日报道,江苏常州一名五年级学生坠楼身亡,事发前在上作文课。学生习作及教师批改内容一经曝光,引发舆论热议。
根据网传照片,作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先将故事内容复述了一遍,之后得出结论鈥斺�敳灰晃鄙频谋硐竺善镂蚩罩倚墓⒐⒊1辉┩鳎粕屏加馗F渲校词鲈牟糠侄啻Ρ蝗ι荆鄣悴糠直淮虿妫烙锸俏甯鲎�"传递正能量"。
此事目前的焦点之一是,批改系谁所为?联合调查组称,是该学生在老师要求下自行批改的,老师只写了"传递正能量"五个字,而家长则不认可红圈是自己孩子画出来的。真相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追问。不过公众颇有共鸣的是,学生作文似乎确有僵化的趋势。
就拿老师批改的"传递正能量"来说,就颇有些不知所谓。《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换作绝大多数人谈论其中"道理",无外乎坏人虚情假意、领导不辨善恶、忠诚耿介者蒙冤。郭沫若身为文学家,在《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写的也是"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小学五年级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这些内容,不是理所当然吗?
然而,这篇习作的观点却被一个大大的叉完全否定,似乎在老师看来,与自己认知不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当作文评价标准取决于教师好恶,学生也就不需要明白名著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讲述故事、如何影射现实,毕竟写出来的也不是什么名著读后感,无非是命题者意图分析罢了。然而作文题目一般都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让学生如何推测评卷人的好恶呢?
说到底,作为教师,该做的不是告诉学生怎样立意,而应当鼓励学生发掘属于学生自己的观点角度。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孰优孰劣谁有资格评判?能够比较的,是谁的说法更加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因此,教师真正需要传授学生的写作技巧,是怎样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从而把思想清晰、准确、诚实地表达出来。给学生的思想套上紧箍还不停念咒,往小了说是教学能力不足,往大了说,就是教人说违心话、做糊涂事,师德有亏。
谈到教学能力,作文中唯一的事实错误,把《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写成了罗贯中,却没有被挑出来纠正。同时,大幅删减重述部分也显得非常随意。读后感的文体要求对原文进行简要概括,如果认为学生概括得不够简练,或许可以用更温和得体的方式告诉学生。
尤令人唏嘘的是,得知有学生坠亡后,有家长在家长微信群提议"袁老师没有错,你们点个赞",得到众多家长点赞接龙。无论接龙者是真情还是假意,觉得老师就该这样教学,抑或为了巴结老师,在幼小生命逝去之后作出点赞举动,恐怕正应了坠亡学生作文里的话,"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