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城中诸多公园,常能看到这么一景:五六个人于凉亭围坐一圈,下棋打牌,不亦乐乎,而嘴里的烟一直不断。久而久之,凉亭成了"烟亭",烟雾缭绕、烟头满地,从公园游客到环卫工人对此都颇有怨言。
虽然招人讨厌,凉亭之烟却非想控就能控。问题在哪儿?从记者调查来看,一是执法依据不充分。凉亭带顶,却四周开放,也不在相关条例罗列的室外禁烟场所之列。二是劝阻力度难拿捏。控烟从情理上说得通,但扎堆儿抽烟的多为老大爷,话说重了,对方不爱听,话说轻了,基本没啥用。三是工作人员忙不开。偌大的公园,靠几个员工劝阻吸烟者,根本不现实。再者,工作人员不可能专职"盯梢",往往是前脚刚走,有些人的烟又掏出来了。
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五年有余,室内公共场所的吸烟率由此前的23.4%下降到了20.3%,吸烟人数减少约55万,成效有目共睹。但"凉亭满烟"的现实尴尬也提醒我们,吸烟者数量依然不小,现实场景十分复杂,一纸条例无法穷尽所有的情况。从实践来看,除了出现凉亭一类的控烟模糊地带,亦不乏新情况值得关注。比如,如今吸电子烟的人不少,大量烟气同样污染室内空气;餐厅等商家肩负控烟之责,但在商言商,劝阻吸烟顾客的动力不足;许多单位的吸烟点就设在大楼门口,定点吸烟值得肯定,但员工进出必要穿云越雾,来办事者还没进楼门先见一群人扎堆吸烟,是否既不合理也不雅观?
控烟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个长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将控烟进行到底,需要相关部门根据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完善规定、探索办法。对于电子烟一类的替代品、凉亭一类的模糊地带,应当抓紧制定补充办法,给出明确说法;至于人力不足、取证困难等现实问题,是否可以参照交通违法的"随手拍"?总而言之,法律法规只有长出牙齿,才能落地生根。不断求解新课题的过程,其实也是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的过程。把过去无视的小节管起来,让规定从"纸面"走向"地面",让城市生活从"将就"走向"讲究",市容市貌、文明水平就能再上新台阶。